[實用新型]深孔鉆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020239114.2 | 申請日: | 2020-03-02 |
| 公開(公告)號: | CN211760179U | 公開(公告)日: | 2020-10-27 |
| 發明(設計)人: | 劉祥慶;劉宇鋒 | 申請(專利權)人: | 煙臺美爾森石墨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3Q11/00 | 分類號: | B23Q11/00 |
| 代理公司: | 煙臺雙聯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37225 | 代理人: | 申國棟 |
| 地址: | 264000 山東省***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深孔鉆 裝置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深孔鉆裝置,包括刀桿、刀頭和導向套;所述刀桿的前端向后開設有進屑孔;所述刀桿的后部開設有出屑孔,所述出屑孔與進屑孔相通;所述出屑孔用于通過連接管與負壓吸引裝置相連接;所述刀頭為板狀,固定在刀桿前端,所述刀頭的前邊緣設有兩組刀刃,兩組刀刃繞所述刀桿的軸線呈圓周均布;所述導向套安裝在刀桿的前部,且位于刀頭的后側;所述導向套為圓柱體,其軸線與所述刀桿的軸線相重合;導向套的直徑小于所述刀頭的寬度。本實用新型不僅可以解決深孔加工過程中的偏心問題,同時還能夠及時排屑,提高加工效率和質量。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于車床的鉆孔裝置,主要用于加工石墨工件,也可以用于其它粉末類、顆粒類、軟材料等材質工件的加工。
背景技術
目前,在車床上進行鉆孔尤其是深鉆孔,主要使用傳統的鉆頭。鉆孔時,工件安裝在主軸上,鉆頭安裝在尾座上。其存在以下問題:(1)排屑容易堵塞,需要反復退刀清屑,工作效率低,影響加工質量;(2)深孔加工過程中容易出現偏心。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提出了一種深孔鉆裝置,其目的是:(1)及時排屑,實現不間斷、連續加工,提高加工效率與質量;(2)避免深孔加工過程中出現較大的偏心。
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深孔鉆裝置,包括刀桿、刀頭和導向套;
所述刀桿的前端向后開設有進屑孔;所述刀桿的后部開設有出屑孔,所述出屑孔與進屑孔相通;所述出屑孔用于通過連接管與負壓吸引裝置相連接;
所述刀頭為板狀,固定在刀桿前端,所述刀頭的前邊緣設有兩組刀刃,兩組刀刃繞所述刀桿的軸線呈圓周均布;
所述導向套安裝在刀桿的前部,且位于刀頭的后側;所述導向套為圓柱體,其軸線與所述刀桿的軸線相重合;導向套的直徑小于所述刀頭的寬度。
作為本裝置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導向套的直徑與刀頭的寬度之間的尺寸差范圍為0.1至0.2mm。
作為本裝置的進一步改進:還包括套裝在刀桿上的深度定位套,所述深度定位套上設有螺紋孔,螺紋孔中安裝有限位螺釘,所述限位螺釘的內端與所述刀桿的外壁相接觸,用于固定深度定位套在刀桿上的位置;
所述深度定位套的直徑大于所述刀頭的寬度。
作為本裝置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出屑孔開設在刀桿的側壁上,與所述進屑孔垂直相通,且位于所述深度定位套的后側。
相對于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積極效果:(1)本裝置通過刀桿內部的進屑孔可以將排屑導出到后側并吸走,避免排屑在工件中堵塞,無需反復退刀,實現了不間斷、連續加工,提高了加工質量和加工效率;(2)將具有刀刃的刀頭設置在刀桿的前端,刀桿上設置尺寸略小于加工尺寸的導向套,當刀桿出現偏心,導向套將會與加工出的內孔接觸,將刀桿扶正,避免出現較大的偏心,使加工順利完成并保證加工質量;(3)刀桿上還設有深度定位套,通過預先調整其位置,當加工到所需深度時,定位套與工件表面接觸,從而起到限位作用。
附圖說明
圖1為本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
如圖1和2,一種深孔鉆裝置,應用在車床上,用于實現深孔加工,其包括鋼制的刀桿1、刀頭3、導向套2和深度定位套4。
所述刀桿1的前端向后開設有進屑孔1-1;所述刀桿1的后部側壁上開設有出屑孔1-2,出屑孔1-2與所述進屑孔1-1垂直相通,且位于所述深度定位套4的后側。所述出屑孔1-2用于通過連接管與負壓吸引裝置相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煙臺美爾森石墨有限公司,未經煙臺美爾森石墨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20239114.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電教室用一體化計算機學習設備
- 下一篇:一種環保石英板立體烘箱用加熱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