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懸掛減振裝置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2020236829.2 | 申請日: | 2020-03-02 |
| 公開(公告)號: | CN211663015U | 公開(公告)日: | 2020-10-13 |
| 發(fā)明(設計)人: | 高源 | 申請(專利權)人: | 大陸智源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蘇州大陸智源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G3/18 | 分類號: | B60G3/18;B60G15/02;B60G17/06 |
| 代理公司: | 上海恒慧知識產(chǎn)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31317 | 代理人: | 張寧展 |
| 地址: | 100082 北京市海淀區(qū)西***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懸掛 裝置 | ||
1.一種懸掛減振裝置,安裝于可移動機器人的底盤,其特征在于,包括:車架,位于地面上并固定于所述底盤;
控制臂組,所述控制臂組包括上控制臂和下控制臂,所述上控制臂及所述下控制臂的一端分別與所述車架鉸接,另一端分別與轉向裝置鉸接,使得所述控制臂組控制所述轉向裝置的運動穩(wěn)定性;以及
減振裝置,所述減振裝置相反于所述地面的一端與所述車架鉸接,以及所述減振裝置的另一端朝向所述地面并與所述轉向裝置鉸接。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懸掛減振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減振裝置的數(shù)量為兩個,以及所述兩個減振裝置分別配置于所述控制臂組的兩側。
3.一種懸掛減振裝置,安裝于可移動機器人的底盤,其特征在于,包括:車架,位于地面上并固定于所述底盤;
控制臂組,所述控制臂組包括上控制臂和下控制臂,所述上控制臂及所述下控制臂的一端分別與所述車架鉸接,另一端分別與轉向裝置鉸接,使得所述控制臂組控制所述轉向裝置的運動穩(wěn)定性;以及
減振裝置,所述減振裝置相反于所述地面的一端與所述底盤鉸接,以及所述減振裝置的另一端朝向所述地面并與所述下控制臂鉸接。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懸掛減振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懸掛減振裝置的數(shù)量為至少兩個,以及所述其中一個懸掛減振裝置的所述車架通過車架鏈接架鉸接于另一個所述懸掛減振裝置的所述車架。
5.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懸掛減振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控制臂的數(shù)量為兩個,所述下控制臂的數(shù)量為兩個,以及所述減振裝置的所述另一端同時鉸接于所述兩個下控制臂。
6.如權利要求1或3任一項所述的懸掛減振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控制臂及所述下控制臂彼此不相鄰。
7.一種懸掛減振裝置,安裝于可移動機器人的底盤,其特征在于,包括:車架,位于地面上并固定于所述底盤;
輪組鉸接座,所述輪組鉸接座的一端與所述車架鉸接及另一端與轉向裝置固連,使得所述輪組鉸接座控制所述轉向裝置的運動穩(wěn)定性;以及
減振裝置,設置于所述車架上,所述減振裝置相反于所述地面的一端鉸接于所述車架,所述減振裝置的另一端朝向地面且容置于所述輪組鉸接座,以及所述減振裝置的所述另一端鉸接于所述輪組鉸接座。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懸掛減振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輪組鉸接座具備凹槽以容置所述減振裝置,以及所述減振裝置的所述另一端鉸接于所述輪組鉸接座的所述凹槽。
9.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懸掛減振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輪組鉸接座的所述另一端通過螺釘固連于所述轉向裝置。
10.如權利要求1、3或7任一項所述的懸掛減振裝置,其特征在于,更包含輪組設置于所述轉向裝置且位于所述地面上,以及所述輪組依據(jù)所述轉向裝置改變所述可移動機器人的行進方向。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大陸智源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蘇州大陸智源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未經(jīng)大陸智源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蘇州大陸智源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20236829.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 上一篇:一種鍍鋅件的轉運裝置
- 下一篇:一種交替式節(jié)能曳引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