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醫療核磁共振用隔離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020236251.0 | 申請日: | 2020-02-27 |
| 公開(公告)號: | CN211911612U | 公開(公告)日: | 2020-11-13 |
| 發明(設計)人: | 張善鑫 | 申請(專利權)人: | 張善鑫 |
| 主分類號: | A61B5/055 | 分類號: | A61B5/055 |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客聯合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11700 | 代理人: | 付奇 |
| 地址: | 161000 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 | 國省代碼: | 黑龍江;2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醫療 核磁共振 隔離 裝置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醫療核磁共振用隔離裝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頂部一側位置固定連接有安裝座,所述安裝座的頂部設置有檢查倉,所述底座的頂部位于檢查倉的一側位置設置有移動架,所述移動架的頂部固定連接有移動軌道,所述移動軌道的頂部滑動連接有檢查床,所述檢查床的頂部一側設置有頭罩,所述底座的頂部一側位置設置有第一隔離罩,且底座的頂部設置有與第一隔離罩一端相連接的兩個第二隔離罩。本實用新型中,通過設置的移動架與萬向輪結構可以方便檢查床的移動以方便一些無法移動的病人進行運輸使用工作,同時通過掃描臺結構的設置可以進行穩定的檢查前掃描檢測,通過隔離罩的設置能夠保證內部檢查倉的穩定工作環境。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醫療核磁共振用隔離裝置。
背景技術
核磁共振成像,依據所釋放的能量在物質內部不同結構環境中不同的衰減,通過外加梯度磁場檢測所發射出的電磁波,即可得知構成這一物體原子核的位置和種類,據此可以繪制成物體內部的結構圖像,因此核磁共振在醫療中的應用也極為廣泛,但由于其具有強磁場的作用,因此需要進行檢測與隔離;
現有的核磁共振裝置中檢查床結構多是固定的,這樣的方式在針對一些無法移動的病人需要檢查時存在了一定的不便性,同時常規的隔離檢查前的掃描工作多是有醫生人工拿著探測器對病人進行掃描工作,這樣的檢測方式存在了容易出現遺漏、掃描不到位的情況,從而會影響后續的檢查工作。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點,而提出的一種醫療核磁共振用隔離裝置。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醫療核磁共振用隔離裝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頂部一側位置固定連接有安裝座,所述安裝座的頂部設置有檢查倉,所述底座的頂部位于檢查倉的一側位置設置有移動架,所述移動架的頂部固定連接有移動軌道,所述移動軌道的頂部滑動連接有檢查床,所述檢查床的頂部一側設置有頭罩,所述底座的頂部一側位置設置有第一隔離罩,且底座的頂部設置有與第一隔離罩一端相連接的兩個第二隔離罩,兩個所述第二隔離罩均呈弧形,且兩個第二隔離罩內均開設有活動槽,兩個所述活動槽內分別設置有第一封門與第二封門,所述第一封門的外表面靠近第二封門的一側固定連接有連接卡塊,所述第二封門的外表面一側開設有與連接卡塊相嵌套配合設置的連接卡槽,所述第一隔離罩的外表面一側底部設置有掃描臺,所述掃描臺的頂部一側固定連接有固定架,且固定架的外表面一側與第一隔離罩的外表面相固定連接,所述固定架內開設有內槽,所述內槽內設置有絲杠,且固定架的頂端設置有驅動端與絲杠的頂端相固定連接的電機,所述絲杠的外表面螺紋套接有螺塊,所述固定架的外表面一側設置有升降架,所述升降架上設置有呈U型的金屬探測板。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描述:
所述移動架的底部四角位置均設置有萬向輪。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描述:
所述檢查床遠離頭罩的一端設置有推把,所述底座的頂部與檢查床相對應的位置設置有臺階。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描述:
所述第一封門與第二封門的外表面相對應的位置均設置有把手。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描述:
所述第一隔離罩的外表面遠離掃描臺的一側設置有玻璃窗。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描述:
所述螺塊的外表面一側與升降架的外表面一側之間通過連接塊相固定連接。
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張善鑫,未經張善鑫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20236251.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具有攪拌功能的水利工程快速清淤裝置
- 下一篇:一種橋梁模板用固定支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