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半透明編織面料有效
| 申請號: | 202020235883.5 | 申請日: | 2020-02-28 |
| 公開(公告)號: | CN211814802U | 公開(公告)日: | 2020-10-30 |
| 發明(設計)人: | 王易意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莞易昌塑膠布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D03D13/00 | 分類號: | D03D13/00;D03D15/08;D03D21/00;D03D15/00 |
| 代理公司: | 東莞市華南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李慧 |
| 地址: | 523000 廣***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半透明 編織 面料 | ||
本實用新型涉及編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半透明編織面料。該編織面料由若干個最小花型循環組成,所述最小花型的經緯線密度包括十列經線和四行緯線,所述最小花型的每行緯線均與四列經線交匯編排。本實用新型通過采用的最小花型循環設計,與紗線原料相配合,使面料形成具有紋理圖案感的面料,觸感舒適,且透氣性好、耐磨性佳,能提高該面料的加工性,拓寬成品銷售途徑。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編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半透明編織面料。
背景技術
隨著紡織品行業技術的不斷發展以及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面料的質感及觸感的追求越來越高。但目前的布料基本為印染有彩色圖案的平整面料,面料效果單一,缺乏紋理感,且面料缺乏透明度,對消費者和面料供應商容易出現審美疲勞,同時對于平整、無紋理的面料的加工成品,其成品的觸感及銷售也受到一定的影響。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點和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半透明編織面料,該面料通過最小花型循環設計的配合,形成具有紋理感的編織面料,觸感舒適。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實現:一種半透明編織面料,該編織面料由若干個最小花型循環組成,所述最小花型的經緯線密度包括十列經線和四行緯線,所述最小花型的每行緯線均與四列經線交匯編排。
進一步地,所述最小花型的第一行緯線和第三行緯線均穿0.48D的透明彈性絲。
進一步地,所述最小花型的第二行緯線穿900D的空氣變形紗。
進一步地,所述最小花型的第四行緯線穿支數為3.5的植絨紗。
進一步地,所述最小花型的第一行緯線與第三列經線、第五列經線、第七列經線和第九列經線交匯編排。
進一步地,所述最小花型的第二行緯線與第四列經線、第六列經線、第八列經線和第十列經線交匯編排。
進一步地,所述最小花型的第三行緯線與第三列經線、第五列經線、第七列經線和第九列經線交匯編排。
進一步地,所述最小花型的第四行緯線與第四列經線、第六列經線、第八列經線和第十列經線交匯編排。
進一步地,所述最小花型的第一行緯線與第二行緯線之間的行距為0.5-1mm;所述最小花型的第二行緯線與第三行緯線之間的行距為0.5-1mm;所述最小花型的第一行緯線與第二行緯線之間的行距為0.5-1mm;所述最小花型的第三行緯線與第四行緯線之間的行距為1-3mm;上一個最小花型的第四行緯線與下一個最小花型的第一行緯線之間的行距為1-3mm。
進一步地,所述最小花型的每一列經線之間的間距為0.5-0.8mm。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實用新型通過采用的最小花型循環設計,與紗線原料相配合,使面料形成具有紋理圖案感的面料觸感舒適,且透氣性好、耐磨性佳,能提高該面料的加工性,拓寬成品銷售途徑。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所述最小花型的意匠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便于本領域技術人員的理解,下面結合實施例及附圖1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實施方式提及的內容并非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定。
見圖1,一種半透明編織面料,該編織面料由若干個最小花型循環組成,所述最小花型的經緯線密度包括十列經線和四行緯線,所述最小花型的每行緯線均與四列經線交匯編排。
本實施例中,所述最小花型的第一行緯線和第三行緯線均穿0.48D的透明彈性絲,能使得面料呈現半透明效果。
本實施例中,所述最小花型的第二行緯線穿900D的空氣變形紗。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莞易昌塑膠布業有限公司,未經東莞易昌塑膠布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20235883.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半自動平壓平模切機的紙板規整裝置
- 下一篇:一種斜柱鋼筋定位工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