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磨盤式酸棗脫核機有效
| 申請號: | 202020234701.2 | 申請日: | 2020-03-02 |
| 公開(公告)號: | CN211861721U | 公開(公告)日: | 2020-11-06 |
| 發明(設計)人: | 王僧虎;胡紅林;武延生;曹萌;劉華梁;李敏 | 申請(專利權)人: | 邢臺學院 |
| 主分類號: | A23N4/08 | 分類號: | A23N4/0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05400*** | 國省代碼: | 河北;1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磨盤 酸棗 脫核機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磨盤式酸棗脫核機,包括通過支架設置在地面上的立式脫核機,脫核機的上方通過管道設置有用于進料的進料料斗,脫核機的底部設置有用于出料的出料口,脫核機的內部設置有磨盤;所述脫核機的上方設置有用于驅動磨盤轉動的電機,電機的電機軸連接在磨盤的端部;所述電機軸上設置有用于增強磨盤扭矩的慣性輪;所述磨盤與脫核機內壁之間的縫隙由上至下逐漸變小。本實用新型采用立式結構,磨盤與脫核機內壁之間的受力更加均勻,減小了磨盤變形,延長磨盤的使用壽命,同時對進料流量進行控制,使脫核機在單位時間內去核量最大,提高了脫核機的出仁率。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酸棗加工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磨盤式酸棗脫核機。
背景技術
酸棗在加工的過程中,需要將酸棗內的核去掉,傳統的酸棗脫核多為手動脫核,人工使用刀具切割酸棗進行去核,工作效率低,危險系數大。
為了提高酸棗去核的效率,工廠大多使用酸棗脫核機進行去核,酸棗通過管道進入磨盤內進行去核,通過電機帶動內部磨盤旋轉與外部固定殼體之間研磨進行去核。由于這種脫核機為臥式結構,在酸棗脫核的過程中,在重力的作用下,棗核在殼體與旋轉的磨盤之間分布不均勻,下邊多,上邊少,這樣在工作時殼體與旋轉的磨盤之間受力不均勻,下部受力大,上邊受力少,因此會導致磨盤會變形,殼體與磨盤之間的間隙就會下部大,上邊小,出現一些棗核從下邊完好通過時,而未被脫殼的狀況,并且殼體與磨盤下部磨損的速度快于其他部位,最終由于殼體和磨盤磨損嚴重而損壞。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磨盤式酸棗脫核機,減小磨盤變形,延長磨盤使用壽命,提高出仁率。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所采取的技術方案如下。
磨盤式酸棗脫核機,包括通過支架設置在地面上的立式脫核機,脫核機的上方通過管道設置有用于進料的進料料斗,脫核機的底部設置有用于出料的出料口,脫核機的內部設置有磨盤;所述脫核機的上方設置有用于驅動磨盤轉動的電機,電機的電機軸連接在磨盤的端部;所述電機軸上設置有用于增強磨盤扭矩的慣性輪;所述磨盤與脫核機內壁之間的縫隙由上至下逐漸變小。
上述磨盤式酸棗脫核機,所述進料料斗下方的管道上開設有長條孔,長條孔內插設有用于控制進料流量的進料卡片。
由于采用了以上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所取得技術進步如下。
本實用新型采用立式結構,磨盤與脫核機內壁之間的受力更加均勻,減小了磨盤變形,延長磨盤的使用壽命,同時對進料流量進行控制,使脫核機在單位時間內去核量最大,提高了脫核機的出仁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脫核機內部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1.支架、2.脫核機、3.出料口、4.進料料斗、5.進料卡片、6.電機、7.電機軸、8.慣性輪、9.磨盤。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
磨盤式酸棗脫核機,其結構如圖1-2所示,包括支架1、脫核機2、電機6和磨盤9。脫核機2通過支架1設置在地面上,磨盤9設置在脫核機2的內部,電機6設置在脫核機2的上方,用來驅動磨盤9轉動進行酸棗去核。
脫核機2為立式結構,通過支架1設置在地面上,脫核機2的上方通過管道設置有進料料斗4,用來向脫核機2內添加酸棗,脫核機2的底部設置有出料口3,用來出料,磨盤9設置在脫核機2的內部,用來給酸棗去核。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邢臺學院,未經邢臺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20234701.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