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用于COVID-19取樣的防護隔離罩有效
| 申請號: | 202020232298.X | 申請日: | 2020-02-28 |
| 公開(公告)號: | CN210492748U | 公開(公告)日: | 2020-05-12 |
| 發明(設計)人: | 唐子圣;張志愿;劉艷;漆正楠;嚴曉蕾;陸月岑;王艷;羅蒙;吳皓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 |
| 主分類號: | A41D13/11 | 分類號: | A41D13/11 |
| 代理公司: | 上海信好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1249 | 代理人: | 朱成之;周榮芳 |
| 地址: | 200011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covid 19 取樣 防護 隔離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用于COVID?19取樣的防護隔離罩,其包含隔離罩本體,該隔離罩本體由支撐框架撐起面罩層形成,具有容置空間;隔離罩本體包含:面罩側壁、面罩前部、面罩后部及設置在面罩后部或隔離罩本體下部的面罩側壁的開口部;該面罩前部呈透明狀;隔離罩本體的左邊和/或右邊的面罩側壁設置有操作入口;使用狀態下,被采樣者的頭部通過所述的開口部位于容置空間中,被采樣者的面部與面罩前部具有操作間隙。本實用新型設計了一款供被采樣者穿戴的隔離罩,變被動防御到主動防御,使得可能的飛沫、噴嚏等污染途徑掐滅在發生之始,起到絕佳的輔助防護效果。而且,該隔離罩供被采樣者使用,避免了醫護人員多重防護導致的操作不夠靈活。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醫療器械領域,涉及一種防護用具,具體涉及一種用于 COVID-19取樣的防護隔離罩。
背景技術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簡稱“新冠肺炎”,是指2019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導致的肺炎,其自2019年發病以來,以其強傳染性聞名于世。
專家指出,COVID-19的主要傳染途徑為飛沫感染、接觸感染及氣溶膠感染等。醫護人員作為直接面對病毒的高危群體,如何更好地保護醫護人員成為各界關注的焦點。
關于個人防護裝備,接觸和飛沫傳播預防措施包括,在進入收治 COVID-19急性呼吸道疾病疑似或確診患者病房之前,佩戴一次性手套保護雙手,穿戴清潔、非無菌的長袖袍服保護衣物免受污染,佩戴醫用口罩或呼吸器保護口鼻,并戴上眼部防護裝置(如護目鏡和防護面罩)。外科口罩在擋住大的液滴(飛沫)也就是部分氣溶膠傳播方面表現不俗。呼吸器,比如N95,有助于幫助戴口罩的人避免吸入環境中傳染性的液滴。
然而,據媒體報道一個負責監測在橫濱港接受檢疫的鉆石公主號郵輪上乘客的日本醫生盡管戴外科口罩和手套,卻還是感染了該病毒。更不用說,雖然已經做了層層防護,在短短的2個月時間里,仍然有超過3000的醫護人員發生COVID-19感染。
這些感染提出了這樣問題,即如何來確實有效地防護這種危急性職業風險。
為了診斷COVID-19病毒,必須進行核酸檢測,需要采集鼻咽拭子和/或口咽拭子。在疫情防控阻擊戰中,采集取樣是一個離病毒最近的崗位。
因此,亟需更好的安全防護措施,尤其是在醫護人員取樣咽拭因子時。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解決現有的防護設備不足以有效避免醫護人員取樣時遭到感染的技術問題,提供一種供被采樣者穿戴的防護罩,進一步有效避免病毒傳播,且不會加重采樣者的負擔。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用于COVID-19取樣的防護隔離罩,該隔離罩包含隔離罩本體,該隔離罩本體由支撐框架撐起面罩層形成,具有用于套置被采樣者頭部的容置空間;所述的隔離罩本體包含:面罩側壁、面罩前部、面罩后部及設置在面罩后部或隔離罩本體下部的面罩側壁的開口部;所述的面罩前部呈透明狀;所述的隔離罩本體的左邊和/或右邊的面罩側壁設置有能供手通過的操作入口;使用狀態下,被采樣者的頭部通過所述的開口部位于容置空間中,被采樣者的面部與面罩前部具有操作間隙。該操作間隙是指方便操作者取樣動作的距離或空間。
較佳地,所述的隔離罩本體呈長方體、正方體、半球體、類半球體或類球體。該類球體是指并非嚴格的球體,如截面呈橄欖狀、橢圓等。
較佳地,所述的面罩前部的面罩層為透明薄膜層;所述的面罩側壁、面罩后部的面罩層具有透氣性,選擇無紡布層、棉布層、紗布層或紙中的任意一種或多種的組合。
較佳地,所述的操作入口還設有:用于密封所述操作入口的活動密封面或活動門或袖套。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未經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20232298.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