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無痛引流管有效
| 申請號: | 202020228891.7 | 申請日: | 2020-02-29 |
| 公開(公告)號: | CN212327160U | 公開(公告)日: | 2021-01-12 |
| 發明(設計)人: | 陳仁偉;王娜;其他發明人請求不公開姓名 | 申請(專利權)人: | 陳仁偉 |
| 主分類號: | A61M25/10 | 分類號: | A61M25/10 |
| 代理公司: | 重慶信航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50218 | 代理人: | 孫章虎 |
| 地址: | 570206 海南省海口市瓊*** | 國省代碼: | 海南;46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無痛 引流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無痛引流管,包括管體、定位氣囊一、定位氣囊二和注藥囊,所述管體外圍側壁上設置有所述注藥囊,所述注藥囊一側粘接有所述定位氣囊一,所述注藥囊另一側粘接有所述定位氣囊二。有益效果在于:本實用新型通過定位氣囊一以及定位氣囊二的設計,能夠從患者身體內外兩側同時實現管體的可靠定位,有效避免了管體在引流過程中的晃動,提高了引流的效率,通過注藥囊、注射筒、刻度、輸液管以及輸液道的設計,能夠在實現無痛引流的同時實現麻醉藥液的精準把控,避免因麻醉藥液注射過多而對患者造成傷害,提高引流過程的安全性。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引流管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無痛引流管。
背景技術
引流管是供臨床外科引流用,將人體組織間或體腔中積聚的膿、血、液體導引至體外,防止術后感染、促進傷口愈合的一種醫療器械。臨床上應用的外科引流管種類很多,有的用于導尿,有的用于傷口,胸腔、腦腔、胃腸道、膽道等都有應用。外科引流為的是將人體組織間或體腔中積聚的膿、血、液體導引至體外,防止術后感染與影響傷口愈合。其中為了減少患者在引流過程中的痛苦,市面上出現無痛引流管。
然而現有的無痛引流管在引流過程中管體的定位不夠可靠,容易因管體在引流過程中的晃動而使得引流速度較慢,降低引流效率,且現有的無痛引流管在引流過程中麻醉藥液的注射量得不到精準把控,常會因麻醉藥液注入過多而對患者造成損害,降低引流過程安全性,因此急需一種新型的無痛引流管來解決現有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不足,現提出一種無痛引流管,解決了現有的無痛引流管在引流過程中管體的定位不夠可靠,容易因管體在引流過程中的晃動而使得引流速度較慢,降低引流效率,以及現有的無痛引流管在引流過程中麻醉藥液的注射量得不到精準把控,常會因麻醉藥液注入過多而對患者造成損害,降低引流過程安全性的問題。
(二)技術方案
本實用新型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本實用新型提出了一種無痛引流管,包括管體、定位氣囊一、定位氣囊二和注藥囊,所述管體外圍側壁上設置有所述注藥囊,所述注藥囊一側粘接有所述定位氣囊一,所述注藥囊另一側粘接有所述定位氣囊二,所述注藥囊外圍側壁上成型有出藥孔,所述定位氣囊一以及所述定位氣囊二內均成型有囊腔,所述注藥囊內成型有儲藥腔,所述管體外圍側壁內一側設置有輸液道,所述管體外圍側壁內另一側設置有氣道。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通過所述定位氣囊一以及所述定位氣囊二的設計,能夠從患者身體內外兩側同時實現所述管體的可靠定位,有效避免了所述管體在引流過程中的晃動,提高了引流的效率。
進一步的,所述管體貫穿所述定位氣囊一、所述定位氣囊二以及所述注藥囊,且所述管體所述定位氣囊一、所述定位氣囊二以及所述注藥囊均粘接。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能夠實現所述定位氣囊一、所述定位氣囊二以及所述注藥囊的可靠固定。
進一步的,所述輸液道以及所述出藥孔均與所述儲藥腔連通,所述氣道與所述囊腔連通。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能夠向所述注藥囊內正常輸送麻醉藥液,并且通過向所述定位氣囊一以及所述定位氣囊二正常輸氣。
進一步的,所述管體上遠離所述定位氣囊一一側成型有引流孔,所述引流孔成螺旋狀分布。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所述引流孔為引流的孔洞。
進一步的,所述管體上與所述引流孔相對的一側通過熱熔的方式固定有輸液管,所述輸液管一端插接有注射筒,所述注射筒采用透明結構,所述注射筒外圍側壁上粘接有刻度,所述注射筒內滑動連接有推桿,所述推桿上自帶有推塞,所述輸液管與所述輸液道連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陳仁偉,未經陳仁偉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20228891.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建筑用加固連接結構
- 下一篇:一種小號單層碗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