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鎖蓋、鏡頭、攝像模組及電子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020227450.5 | 申請日: | 2020-02-28 |
| 公開(公告)號: | CN211627976U | 公開(公告)日: | 2020-10-02 |
| 發明(設計)人: | 樂宇明;吳上阿蒙;任媛 | 申請(專利權)人: | 天津歐菲光電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3B11/04 | 分類號: | G03B11/04 |
| 代理公司: | 廣州華進聯合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朱志達 |
| 地址: | 300385 天***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鏡頭 攝像 模組 電子 裝置 | ||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鎖蓋、鏡頭、攝像模組及電子裝置。鎖蓋,用于安裝在鏡筒的物側,鎖蓋開設有通光口,來自物側的光線通過通光口進入鏡筒,鎖蓋包括靠近物側且鄰近通光口的消光面,消光面環繞通光口,消光面開設有至少一條消光槽,消光槽用于消減進入消光槽內的光線的強度。當在鄰近通光口的區域開設消光槽時,入射至消光槽的大部分光線將在其中發生多次反射,從而減少最終從消光槽出射的光線的強度,即能夠實現有效減少雜散光的效果。另一方面,由于消光槽開設于鎖蓋上,因此當鎖蓋與鏡筒裝配后,可在很大程度上在雜散光進入光學系統之前就對其進行消減,從而可有效解決因雜散光進入光學系統而導致成像品質下降的問題。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攝影成像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鎖蓋、鏡頭、攝像模組及電子裝置。
背景技術
對于常見的鎖蓋而言,鎖蓋套設在鏡筒的物側以對鏡筒中的透鏡實現密封。鎖蓋常采用銅、鋁等材料,并通過染黑處理或氧化處理等工藝使表面染黑以用于消光,此工藝用于防止由于材料表面反射率較高引起的反射形成雜散光的現象。但此類傳統的消光工藝雖能降低表面的反射率,但依然難以有效減少雜散光進入光學系統。
實用新型內容
基于此,有必要針對如何有效消除雜散光的問題,提供一種鎖蓋、鏡頭、攝像模組及電子裝置。
一種鎖蓋,用于安裝在鏡筒的物側,所述鎖蓋開設有通光口,來自物側的光線通過所述通光口進入所述鏡筒,所述鎖蓋包括靠近物側且鄰近所述通光口的消光面,所述消光面環繞所述通光口,所述消光面開設有至少一條消光槽,所述消光槽用于消減進入所述消光槽內的光線的強度。
在上述鎖蓋中,當在上述鄰近所述通光口的區域(即通光口的周邊區域)開設所述消光槽時,入射至所述消光槽的大部分光線將在其中發生多次反射,每次反射都能耗散入射光線的強度,從而減少最終從所述消光槽出射的光線的強度,即能夠實現有效減少雜散光的效果。另一方面,由于所述消光槽開設于所述鎖蓋上,因此當所述鎖蓋與鏡筒裝配后,可在很大程度上在雜散光進入光學系統之前就對其進行消減,從而可有效解決因雜散光進入光學系統而導致成像品質下降的問題。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消光槽環繞所述通光口開設。通過使所述消光槽環繞所述通光口開設,可對所述通光口周邊的更多位置上所形成的雜散光起到消減作用,同時使消光效果更為對稱,提升成像品質。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消光槽為齒形槽、螺紋槽、矩形槽或弧形槽中的任意一種。當所述消光槽具有上述結構時,所述消光槽能夠對入射至其中的光線實現有效反射,增加光線的反射次數以更大程度地消減最終由所述消光槽出射的雜散光。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消光面開設有至少兩條所述消光槽,至少兩條所述消光槽由靠近所述通光口向遠離所述通光口的方向依次排布。滿足上述結構設計時,在由靠近所述通光口向遠離所述通光口的方向上依次設置有至少兩條所述消光槽,從而能夠增加在該方向上的所述消光槽的分布,以此增大該方向上的消光面積,實現更佳的消光效果。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消光槽均為齒形槽,相鄰的所述消光槽的槽底間距為0.05mm~0.1mm,所述消光槽的槽口深度為0.05mm~0.4mm,所述消光槽的槽口角度為18°~80°。擁有上述結構設計的所述消光槽能夠有效地增加入射光線的反射次數,有利于入射光線的衰減以減弱出射光線的強度,同時還有利于加工設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天津歐菲光電有限公司,未經天津歐菲光電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20227450.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地熱開槽埋管機
- 下一篇:一模多塊預制樓梯模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