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高壓流化床濕法排渣及輸送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2020222453.X | 申請日: | 2020-02-27 |
| 公開(公告)號: | CN211688933U | 公開(公告)日: | 2020-10-16 |
| 發明(設計)人: | 劉海建;李美喜;霍學斌;武恒;王光輝;張志遠 | 申請(專利權)人: | 新能能源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10J3/56 | 分類號: | C10J3/56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威世博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4280 | 代理人: | 劉永珍 |
| 地址: | 014300 內蒙古自治*** | 國省代碼: | 內蒙古;1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高壓 流化床 濕法 輸送 系統 | ||
1.高壓流化床濕法排渣及輸送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激冷室、渣鎖、撈渣機、低壓緩存輸送罐、壓濾機、稀液緩存罐、煤氣水大罐以及激冷水冷卻器;
所述激冷室頂部的接渣管與氣化爐的下渣管連通,激冷水進水管的出水端貫穿所述激冷室的側壁與所述激冷室內的激冷環的進水端連通,在所述激冷環下方的所述激冷室側壁上開設有開設有溢流口,在所述激冷室的底部開設有出渣口;
在所述渣鎖的頂部開設有進渣口和放空口,排渣管的進口端貫穿所述渣鎖上部的側壁置于所述渣鎖的下部,在所述渣鎖的上部側壁上開設有注水口,在所述渣鎖的底部開設有出渣口;
在所述低壓緩存輸送罐的頂部開設有控壓口;
所述激冷室的出渣口與所述渣鎖的進渣口連通;
所述激冷室的溢流口和所述排渣管的出口端以及所述渣鎖的出渣口均通過管線與所述撈渣機的進口連通,所述激冷室的溢流口和所述排渣管的出口端還通過管線與所述低壓緩存輸送罐的底部連通,壓力輸渣管線的進口端貫穿所述低壓緩存輸送罐的底部置于所述低壓緩存輸送罐的下部,所述壓力輸渣管線的出口端和所述撈渣機的灰水出口均與所述壓濾機的進口連通,所述壓濾機的出液口與所述稀液緩存罐的進口連通,所述稀液緩存罐的出口與高壓給水泵的進口連通,所述高壓給水泵的出口與所述激冷水冷卻器的熱介質進口連通,所述激冷水冷卻器的熱介質出口與所述激冷水進水管的進水端連通;
所述低壓緩存輸送罐的底部還與所述撈渣機的進口連通;所述撈渣機的灰水出口還與所述煤氣水大罐連通;
在所述接渣管上設有蝶閥,在連通所述激冷室的溢流口和所述撈渣機的管線上設有激冷室角閥,在連通所述排渣管與所述撈渣機的管線上設有渣鎖角閥,在所述激冷室的溢流口處、所述渣鎖外部的所述排渣管上、所述渣鎖的放空口處、所述渣鎖的注水口處、所述激冷室的出渣口處、所述渣鎖的出渣口處、所述低壓緩存輸送罐的控壓口處、連通所述低壓緩存輸送罐與所述撈渣機的管線上、連通所述撈渣機與所述壓濾機的管線上以及連通所述撈渣機與所述煤氣水大罐的管線上均設有閥門。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壓流化床濕法排渣及輸送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冷室的激冷環包括下噴淋環和外噴淋環;所述激冷水進水管包括下噴淋環進水管和外噴淋環進水管;
所述激冷室的接渣管的下端呈向下擴散的喇叭狀結構,所述下噴淋環設于所述接渣管的喇叭狀底部,所述外噴淋環設于所述接渣管的外周并位于所述下噴淋環的上方,且所述外噴淋環的半徑大于所述下噴淋環的半徑且與所述接渣管同心設置;
所述下噴淋環進水管與所述下噴淋環連通,所述外噴淋環進水管與所述外噴淋環連通,且在所述下噴淋環進水管和所述外噴淋環進水管上均設有閥門。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壓流化床濕法排渣及輸送系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渣鎖底部的側壁上開設有沖洗水入口;
所述稀液緩存罐的出口還與高壓沖洗水泵的入口連通,所述高壓沖洗水泵的出口分四路,一路與所述激冷室角閥上游的連通所述激冷室的溢流口和所述撈渣機的管線連通,一路與所述排渣管的出水端連通,一路與所述沖洗水入口連通,最后一路與靠近所述低壓緩存輸送罐頂部的所述壓力輸渣管線連通;
在所述高壓沖洗水泵的出口處、連通所述高壓沖洗水泵與所述沖洗水入口的管線以及連通所述高壓沖洗水泵與所述壓力輸渣管線的管線上均設有閥門。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壓流化床濕法排渣及輸送系統,其特征在于,其還包括渣水緩沖罐,在所述渣水緩沖罐的頂部開設有控壓口,注水管的進水端貫穿所述渣水緩沖罐的頂部置于所述渣水緩沖罐的下方,所述注水管的出水端與所述渣鎖的注水口連通,在所述渣水緩沖罐的底部開設有排液口,所述渣水緩沖罐的排液口與所述撈渣機的進口連通;所述高壓給水泵的出口還通過管線與所述渣水緩沖罐連通;
在所述渣水緩沖罐的控壓口處、所述渣水緩沖罐的排液口處均設有閥門。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高壓流化床濕法排渣及輸送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稀液緩存罐的出口還與低壓給水泵的進口連通,所述低壓給水泵的出口與所述渣水緩沖罐連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新能能源有限公司,未經新能能源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20222453.X/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