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皮膚科臨床疣體刮除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020206912.5 | 申請日: | 2020-02-25 |
| 公開(公告)號: | CN211796739U | 公開(公告)日: | 2020-10-30 |
| 發明(設計)人: | 周洋 | 申請(專利權)人: | 周洋 |
| 主分類號: | A61B17/32 | 分類號: | A61B17/32;A61B90/3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維知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11503 | 代理人: | 劉青宜 |
| 地址: | 224001 江蘇省鹽城市***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皮膚科 臨床 疣體刮 裝置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皮膚科臨床疣體刮除裝置,涉及皮膚科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皮膚科臨床疣體刮除裝置,包括支撐桿,所述支撐桿的表面由上至下依次活動連接有第一連接板與夾緊裝置,所述第一連接板的一側通過滑塊活動連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表面的左側設置有儲物盒,所述儲物盒的頂部活動連接有盒蓋,所述固定板上表面的中部開設有調節鏤空槽,所述調節鏤空槽的內部設置有調節滑塊,所述調節滑塊的內部插接有第一固定桿,所述第一固定桿通過內部設置的螺紋活動連接有第一旋轉桿。該一種皮膚科臨床疣體刮除裝置,便于醫護人員在刮除疣體使掌控刮除的力度,防止因刮除疣體的力度過大而導致患者患病位置出血,加重病情。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皮膚科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皮膚科臨床疣體刮除裝置。
背景技術
皮膚科屬于外科,主要治療各種皮膚病,常見皮膚病有牛皮癬、疣、皰疹、酒渣鼻等。疣是由人類乳頭瘤病毒感染所引起的一種皮膚良性腫瘤。祖國醫學中稱“疣目”、“千日瘡”、“枯筋箭”,俗稱“刺瘊”、“瘊子”等。好發于青少年,多見于手指、手背、足緣等處。皮膚和黏膜的損傷是引起感染的主要原因。初期表現為硬固的小丘疹,呈灰黃或黃褐色等,表面粗糙角化,疣的治療方法就是使用刮除工具將其刮掉。
目前現有的疣體刮除裝置功能單一,使得醫護人員難以準確的在患者患病位置刮除疣體,而導致需要多次重新調整疣體刮除裝置的位置,重復刮除疣體,增加了患者的不適感,以及使醫護人員難以控制刮除的力度,容易對患者造成二次傷害,且現有的疣體刮除裝置不便于醫護人員臨床使用。
實用新型內容
(一)解決的技術問題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皮膚科臨床疣體刮除裝置,解決了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二)技術方案
為實現以上目的,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一種皮膚科臨床疣體刮除裝置,包括支撐桿,所述支撐桿的表面由上至下依次活動連接有第一連接板與夾緊裝置,所述第一連接板的一側通過滑塊活動連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表面的左側設置有儲物盒,所述儲物盒的頂部活動連接有盒蓋,所述固定板的背面開設有滑槽,所述固定板上表面的中部開設有調節鏤空槽,所述調節鏤空槽的內部設置有調節滑塊,所述調節滑塊的內部插接有第一固定桿,所述第一固定桿通過內部設置的螺紋活動連接有第一旋轉桿,所述第一旋轉桿的頂部固定連接有第一把手,所述旋轉桿的底部固定連接有刮除盒,所述調節滑塊的一側固定連接有第二旋轉桿,所述第二旋轉桿通過表面設置的螺紋活動連接有第二固定桿,所述第二固定桿的表面固定連接有第二把手。
可選的,所述夾緊裝置包括第二連接板,所述第二連接板的一側固定連接有U形塊,所述U形塊的內側壁插接有調節螺栓,所述調節螺栓的一端固定連接有調節把手,所述調節螺栓的另一端固定連接有海綿。
可選的,所述固定板的頂部設置有LED照明燈,所述LED照明燈以調節鏤空槽的垂直中線為對稱軸呈對稱設置。
可選的,所述儲物盒的頂部開設有卡緊槽,所述盒蓋的下表面設置有卡緊塊,所述盒蓋上表面的中部固定連接有盒扣。
可選的,所述支撐桿的頂部固定連接有輸液板,所述輸液板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有掛物環。
(三)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皮膚科臨床疣體刮除裝置,具備以下有益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周洋,未經周洋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20206912.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用于蓄水屋面開放空間的太陽能集熱裝置
- 下一篇:一種建筑模型加載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