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關節鏡手術廢液收集槽有效
| 申請號: | 202020184877.1 | 申請日: | 2020-02-19 |
| 公開(公告)號: | CN212186712U | 公開(公告)日: | 2020-12-22 |
| 發明(設計)人: | 劉柏銘;谷建彬;王健;房巖;楊慧欣;吳艷飛 | 申請(專利權)人: | 劉柏銘;谷建彬;王健 |
| 主分類號: | A61B90/00 | 分類號: | A61B90/00;A61G13/10 |
| 代理公司: | 廣東鵬杰律師事務所 44607 | 代理人: | 王啟勝 |
| 地址: | 132000 吉林省吉*** | 國省代碼: | 吉林;2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關節 手術 廢液 收集 | ||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關節鏡手術廢液收集槽。關節鏡手術廢液收集槽,包括:水槽、四個萬向輪,四個所述萬向輪呈矩形固定安裝在所述水槽的底部,所述水槽的底部對稱固定安裝有四個呈矩形分布的調節機構,所述調節機構的底端與相對應的所述萬向輪的頂部固定連接。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關節鏡手術廢液收集槽具有制作成本低、實施難度小、液體收集效果好的優點。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手術室配套液體收集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關節鏡手術廢液收集槽。
背景技術
關節鏡手術需要將等滲鹽水以一定壓力灌注到關節腔內,手術醫生在其形成的液體環境中獲得視野及手術操作空間。關節鏡手術過程中,液體會不斷地從關節鏡皮膚入口周圍外滲,蔓延至手術臺及其周邊。一方面增加術區污染幾率,同時增加醫生直接接觸含患者血液廢液的幾率,另一方面也為手術后手術室清理帶來麻煩。
現有辦法是在手術區周邊地面鋪棉布來吸水,或使用負壓吸引器吸水,成本較高,造成浪費的同時也增加患者經濟負擔。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種關節鏡手術廢液收集槽解決上述技術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制作成本低、實施難度小、液體收集效果好的關節鏡手術廢液收集槽。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關節鏡手術廢液收集槽,包括:水槽,所述水槽的一端為下沉式設計;四個萬向輪,四個所述萬向輪呈矩形固定安裝在所述水槽的底部。
優選的,所述水槽為長條形設置。
優選的,所述水槽內固定安裝有潛水泵。
優選的,所述水槽的底部對稱固定安裝有四個呈矩形分布的調節機構,所述調節機構的底端與相對應的所述萬向輪的頂部固定連接。
優選的,所述調節機構包括兩個連接塊,所述連接塊上開設有腔體,兩個所述腔體相互靠近的一側均開設有螺紋孔,兩個所述螺紋孔內螺紋安裝有同一個支撐螺桿。
優選的,所述支撐螺桿的兩端均固定套設有環形限位塊,所述環形限位塊與相對應的所述螺紋孔相適配。
優選的,所述支撐螺桿的兩側均固定安裝有轉動把手,且兩個所述轉動把手均位于兩個所述連接塊之間。
優選的,所述螺紋孔的內壁上開設有內螺紋,且兩個相對應的所述內螺紋的旋向相反。
與相關技術相比較,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關節鏡手術廢液收集槽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水槽為長條形設計,針對手術過程中廢液積聚特點,減少空間占用,廢水沿手術巾直接流入水槽內,提高單位面積的工作效率;
2、水槽一段下沉式設計便于儲水,內置潛水泵可將水自動排到手術室外;
3、水槽底部安裝萬向輪,便于術中調整水槽位置,所產生的下方空間不影響手術者站位;
4、操作簡單,全程自動工作,節省人力,減少棉布、負壓吸引器等消耗,該實用新型設計成本低,可重復使用,節約成本,減少患者治療費用。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關節鏡手術廢液收集槽第一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所示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3為圖1所示的右視結構示意圖;
圖4為圖1所示的左視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關節鏡手術廢液收集槽第二實施例的示意圖;
圖6為圖5所示的調節機構的剖視結構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劉柏銘;谷建彬;王健,未經劉柏銘;谷建彬;王健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20184877.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