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市政天然氣漏氣管道的快速封堵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020167598.4 | 申請日: | 2020-02-13 |
| 公開(公告)號: | CN211716041U | 公開(公告)日: | 2020-10-20 |
| 發明(設計)人: | 馬濤;其他發明人請求不公開姓名 | 申請(專利權)人: | 馬濤 |
| 主分類號: | F16L55/172 | 分類號: | F16L55/17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062552 河北省*** | 國省代碼: | 河北;1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市政 天然氣 漏氣 管道 快速 封堵 裝置 | ||
本實用新型涉及市政工程技術領域,且公開了一種市政天然氣漏氣管道的快速封堵裝置,包括漏氣管道,所述漏氣管道外表面的中部設置有阻擋層,所述阻擋層外表面套接有阻擋管,所述阻擋管的外端固定連接有連接管。該市政天然氣漏氣管道的快速封堵裝置,通過阻擋層、阻擋管、連接管、連接槽、密封條和擋管配合,使得該裝置結構簡單操作便捷,避免了因零部件間存在較大間隙而危及人們生命安全和財產安全的情況發生,降低了因封堵漏氣口不徹底而造成引發火災或者爆炸現象發生的概率,縮短了封堵漏氣口所需要的時間,提升了該裝置的工作效率,對人們的生命安全和財產安全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保障作用。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市政工程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市政天然氣漏氣管道的快速封堵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人們在生產生活方面對天然氣需求的不斷增加,各地中小城市也相繼開始接入天然氣,這就需要對正在運行的天然氣管道進行改建、擴建和搶修,天然氣管道封堵施工相應而生。天然氣又是易燃、易爆的,一旦發生泄漏將直接危及人們的生命和財產的安全,現有的漏氣管快速封堵裝置,封堵時因操作復雜,費時費力,導致大量天然氣泄漏。
例如,中國專利公告號CN206617710U公開了一種城鎮天然氣漏氣管道的快速封堵設備,其基本描述為:將本實用新型中的保護套扣合到天然氣管道泄漏口處,并通過第一螺栓將保護套的內壁頂起,使保護套將天然氣管道泄露口封堵,從而防止危險的發生。通過第一螺栓可以將保護套的內壁頂出,使保護套的內壁與天然氣管道泄漏口周圍外壁接觸配合,價格低廉,使用方便。第二螺栓與第二螺孔的螺紋配合,能將兩個保護套固定連接,進而將天然氣管道包裹住,結構簡單,在使用中較為便利。
本發明人發現,上述發明專利中在實際使用過程中存在以下問題:實際上在使用時,因零部件間存在較大的間隙,從而降低了封堵效率,造成社會資源的浪費。
實用新型內容
(一)解決的技術問題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市政天然氣漏氣管道的快速封堵裝置,解決了實際上在使用時,因零部件間存在較大的間隙,從而降低了封堵效率,造成社會資源的浪費的問題。
(二)技術方案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市政天然氣漏氣管道的快速封堵裝置,包括漏氣管道,所述漏氣管道外表面的中部設置有阻擋層,所述阻擋層外表面套接有阻擋管,所述阻擋管的外端固定連接有連接管,所述連接管的內部固定連接有密封條,所述連接管外表面的中部固定連接有連接板,所述連接板上表面的中部開設有連接孔,所述連接孔的內部插接有固定銷,所述固定銷的底端螺紋連接有固定塊,所述連接管的外端開設有連接槽,所述連接槽的內部設置有擋管。
優選的,所述連接槽的內部設置有內螺紋,擋管的外表面設置有外螺紋,擋管與連接槽螺紋連接。
優選的,所述阻擋層的內部設置有固體阻擋物,固體阻擋物由丁基橡膠制作而成。
優選的,所述連接孔為圓形連接孔,連接孔的尺寸與固定銷的尺寸相適配。
優選的,所述阻擋管的外表面設置有包裹層,包裹層的外表面設置有防滑凸粒。
(三)有益效果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市政天然氣漏氣管道的快速封堵裝置,具備以下有益效果:
1、該市政天然氣漏氣管道的快速封堵裝置,通過阻擋層、阻擋管、連接管、連接槽、密封條和擋管配合,使得該裝置結構簡單操作便捷,避免了因零部件間存在較大間隙而危及人們生命安全和財產安全的情況發生,降低了因封堵漏氣口不徹底而造成引發火災或者爆炸現象發生的概率,縮短了封堵漏氣口所需要的時間,提升了該裝置的工作效率,對人們的生命安全和財產安全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保障作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馬濤,未經馬濤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20167598.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環保耐沖擊高低溫分子材料筆盒
- 下一篇:水利工程生態支護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