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可延長的扳手有效
| 申請號: | 202020166476.3 | 申請日: | 2020-02-13 |
| 公開(公告)號: | CN211615409U | 公開(公告)日: | 2020-10-02 |
| 發明(設計)人: | 謝智慶 | 申請(專利權)人: | 優鋼機械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5B13/46 | 分類號: | B25B13/46;B25B23/16;B25B23/00 |
| 代理公司: | 無錫市匯誠永信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60 | 代理人: | 吉飛虎 |
| 地址: | 中國臺灣臺*** | 國省代碼: | 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可延長 扳手 | ||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可延長操作力臂的扭力扳手,具體提供一種可延長的扳手,包含有:一扳手,具有一頭部及一連接于該頭部后端的一桿體;一插孔,凹設于該桿體后端;一封蓋,以可拆卸的方式封閉該插孔;一延伸桿,其前端形成一插頭,可插接該扳手的插孔或分離;一彈性定位構件,設于該延伸桿的插頭及該扳手的插孔之間,該延伸桿的插頭插接該插孔時,該彈性位構件使該插頭保持定位。借此,該扳手可單獨操作使用;在須更大操作扭力的場合時,可將該延伸桿結合于該扳手后端,以形成更長的操作力臂,以符合大扭力的需求。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與扳手有關,是指一種可延長操作力臂的扭力扳手。
背景技術
圖1顯示一種習知的棘輪扳手10,具有一頭部12、一桿身14及一握柄16,該頭部12內設有一棘輪機構;該桿身14及該握柄16為實心的結構。此種棘輪扳手10為固定長度,且其桿身14及握柄16的長度短,并無法提供較高的扭力。
為增長扳手的力臂,先前技術中有揭露將扳手的桿身制成可伸縮的結構,該桿身為內、外管的型式,該內、外管是相互穿套,其外管可于內管上滑移,借此,可改變桿身的長度。此種設計須在內、外管之間設置定位結構,供外管定位,如此,將降低內、外管的結構強度,故此種伸縮結構的扳手并不適用于大扭力的使用場合。
發明人所創作的中國臺灣第I504486號發明專利是提供一種電子扭力扳手,同樣具有一頭部、一桿身及一握柄,該握柄后端也連接一延長柄部,以增加該扭力扳手的力臂。其桿身及握柄內部也裝設若干構件,造成桿身及握柄的強度不佳,故該扳手所能裝設的延長柄部也僅能是小的長度,即使裝設該延長柄部后,該電子扳手仍無法提供高扭力。
上述扳手雖都揭露在扳手的握柄可延長的技術,仍無法符合高扭力的需求。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扳手,該扳手具有可延長力臂的設計,以供較大的扭力。
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扳手,其具有較佳的結構強度,以承受高扭力的操作。
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種可延長的扳手,包含有:
一扳手,具有一頭部及一連接于該頭部后端的一桿體;一驅動構件,設于該頭部;
一插孔,凹設于該桿體后端;
一封蓋,以可拆卸的方式裝設于該桿體的后端,以封閉該插孔;
一延伸桿,其長度至少為該桿體的長度的一半;一插頭,形成于該延伸桿的前端;該延伸桿的插頭可插接該扳手的插孔或分離;
一彈性定位構件,設于該延伸桿的插頭及該扳手的插孔之間;該延伸桿的插頭插接該插孔時,該彈性定位構件使該插頭保持定位。
借此,該扳手可單獨操作使用;在須更大操作扭力的場合時,可將該延伸桿結合于該扳手后端,以形成更長的操作力臂,以符合大扭力的需求。
較佳地,該扳手的桿體的周面,沿桿體的縱向設有至少一凹槽,以增進該扳手的桿體的結構強度,以承受高扭力的操作。
較佳地,該扳手具有一操作力臂,為形成于該頭部及該桿體后端之間的長度;該延伸桿與該扳手插接時具有一延長操作力臂,為形成于該頭部及該延伸桿后端之間的長度,該延長操作力臂的長度為該扳手的操作力臂的長度的1.5倍以上。
附圖說明
圖1是習知一種棘輪扳手的立體圖。
圖2顯示本實用新型第一較佳實施例的扳手及延伸桿的立體圖(未結合狀態)。
圖3是圖2的扳手的底視立體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第一較佳實施例的扳手的縱向剖面圖。
圖5是圖4的5-5剖線所示的桿身的剖面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優鋼機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優鋼機械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20166476.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