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連接裝置及汽車有效
| 申請號: | 202020165525.1 | 申請日: | 2020-02-12 |
| 公開(公告)號: | CN211765986U | 公開(公告)日: | 2020-10-27 |
| 發明(設計)人: | 田冬偉;許永亮;郭溫文;李目武;余俊良;袁述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州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2D65/02 | 分類號: | B62D65/02;B60K1/04;H01M2/10 |
| 代理公司: | 深圳眾鼎專利商標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4325 | 代理人: | 譚果林 |
| 地址: | 510030 廣東省廣州市越***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連接 裝置 汽車 | ||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連接裝置及汽車,連接裝置包括車身底座、定位銷和鎖緊組件;定位銷設于車身底座上,并用于插入燃料電池模塊的底部定位孔;鎖緊組件包括限位結構和彈性件;限位結構轉動連接于車身底座,限位結構的第一端用于抵接燃料電池模塊的底部,限位結構的第二端設有限位凸起;彈性件連接于限位結構與車身底座之間,并用于復位限位結構。定位銷與燃料電池模塊的底部定位孔配合,限位結構能夠在燃料電池模塊自身重量的作用下轉動,以使限位凸起插入燃料電池模塊的側部定位孔,簡化了裝配流程,避免多次調整匹配,節省了燃料電池模塊裝配的時間和成本,增強了燃料電池模塊裝配的可靠性。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燃料電池模塊裝配領域,特別是涉及連接裝置及汽車。
背景技術
燃料電池模塊需連接于車身上,以避免車速急變時,燃料電池模塊在大的慣性力作用下發生位置移動。現有的連接方案僅由螺栓固定連接,沒有定位和限位的結構設計,不利于吊裝,導致需要多次調整匹配才能完成燃料電池模塊在車身上的固定,而且螺栓既用作緊固連接,又用作限位,這樣就需要較多數量的螺栓,不但操作繁瑣,增加了裝配的時間,而且在有限的裝配空間內不方便操作,甚至存在無法緊固的情況,影響了燃料電池模塊裝配的可靠性,同時也降低了裝配效率。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現有方案燃料電池模塊裝配效率低的問題,提供一種連接裝置及汽車。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連接裝置,包括車身底座、定位銷和鎖緊組件;
所述定位銷設于所述車身底座上,并用于插入燃料電池模塊的底部定位孔;
所述鎖緊組件包括限位結構和彈性件;
所述限位結構轉動連接于所述車身底座,所述限位結構的第一端用于抵接燃料電池模塊的底部,所述限位結構的第二端設有限位凸起;所述燃料電池模塊下壓所述限位結構的第一端時:所述限位結構相對于所述車身底座轉動,且所述限位凸起插入燃料電池模塊的側部定位孔;
所述彈性件連接于所述限位結構與所述車身底座之間,并用于復位所述限位結構。
可選地,所述定位銷高出所述限位結構的第一端。
可選地,所述車身底座上設有容納槽,所述燃料電池模塊下壓所述限位結構的第一端至極限位置時:所述限位結構的第一端容納于所述容納槽,且所述限位結構的第一端的上表面平齊或低于所述車身底座的上表面。
可選地,所述限位結構通過轉軸連接于所述容納槽的相對的兩側壁上。
可選地,所述限位結構為L形件,包括第一支臂和第二支臂,所述彈性件連接于所述第一支臂與所述車身底座之間,所述限位凸起設于所述第二支臂上;初始狀態時,在所述彈性件的作用下所述第一支臂處于傾斜狀態,且所述第一支臂的遠離所述第二支臂的一端高于所述第一支臂的靠近所述第二支臂的一端。
可選地,所述彈性件為壓簧,一端連接于所述第一支臂的遠離所述第二支臂的一端,另一端連接于所述車身底座;所述限位凸起位于所述第二支臂的遠離所述第一支臂的一端。
可選地,所述限位凸起上設有螺栓孔,所述螺栓孔用于供螺栓將所述限位凸起連接于所述燃料電池模塊。
可選地,所述車身底座的多個側邊設置有所述鎖緊組件。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汽車,包括前述連接裝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州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廣州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20165525.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汽車懸架襯套及汽車
- 下一篇:一種試劑盒自動化裝配設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