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阻泥沉沙的集流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020162355.1 | 申請日: | 2020-02-11 |
| 公開(公告)號: | CN211774411U | 公開(公告)日: | 2020-10-27 |
| 發明(設計)人: | 楊翔惟;劉霞;李想;唐俊;張春強;姜雅瓊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林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E03F5/02 | 分類號: | E03F5/02;E03F5/04;B01D21/02 |
| 代理公司: | 南京申云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74 | 代理人: | 邱興天 |
| 地址: | 210000 ***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阻泥沉沙 裝置 | ||
1.一種阻泥沉沙的集流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分流阻沙坡(1)、沉沙槽(2)、調節圈(3)和集水井蓋(4),所述分流阻沙坡(1)為倒置圓臺狀,且分流阻沙坡(1)表面設置有混凝土層,所述分流阻沙坡(1)通過混凝土層鑲嵌有鵝卵石(5),所述分流阻沙坡(1)最底端設置有放置槽,且放置槽內設置有沉沙槽(2),沉沙槽(2)的外壁(201)與分流阻沙坡(1)底邊相配合,沉沙槽(2)的內壁(202)內側設置有集水井蓋(4),所述沉沙槽(2)的內壁(202)內表面上設置有凹槽(6),且該凹槽(6)內設置有調節圈(3),所述集水井蓋(4)上端面位于內壁(202)高度的三分之二處,所述內壁(202)上端三分之一處均勻設置有流水口(7),所述調節圈(3)上均勻設置有進水口(8)。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阻泥沉沙的集流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鵝卵石(5)以“品”字形排列順序鑲嵌在分流阻沙坡(1)上。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阻泥沉沙的集流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沙槽(2)為“U”形槽,且沉沙槽(2)鑲嵌在放置槽內,沉沙槽(2)的材質為不銹鋼。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阻泥沉沙的集流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6)的高度位置與集水井蓋(4)的高度位置一致。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阻泥沉沙的集流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調節圈(3)通過凹槽(6)與內壁(202)構成滑動結構,且調節圈(3)上端設置有調節把手。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阻泥沉沙的集流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內壁(202)的流水口(7)與調節圈(3)上的進水口(8)形狀大小相匹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林業大學,未經南京林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20162355.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