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局部延時頂出的注塑模具有效
| 申請號: | 202020160697.X | 申請日: | 2020-02-11 |
| 公開(公告)號: | CN211891819U | 公開(公告)日: | 2020-11-10 |
| 發明(設計)人: | 胡學川;趙義祥;翁光強;鄧鳴;張其伍;朱峰;肖紅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平偉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9C45/40 | 分類號: | B29C45/40 |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華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尹麗云 |
| 地址: | 400026 重*** | 國省代碼: | 重慶;50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局部 延時 注塑 模具 | ||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局部延時頂出的注塑模具,用于解決現有技術中模具產生成型時產生頂塊印的問題。包括:動模、定模、第一直頂桿和第一直頂塊;所述動模和所述定模之間形成成型內腔,所述動模包括驅動板,所述第一直頂桿置于所述動模內,所述驅動板能夠在合模方向推動所述第一直頂桿;所述第一直頂塊安裝在所述第一直頂桿靠近所述成型內腔的一端;所述第一直頂桿遠離所述成型內腔的一端設有第一彈性件,所述第一彈性件安裝在所述第一直頂桿遠離所述成型內腔的一端,所述第一彈性件用于在動模側方向拉緊所述第一直頂桿,在所述驅動板的初始狀態時,所述第一直頂桿和所述驅動板之間設有第一初始間隔。能夠避免頂塊印的產生。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注塑模具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局部延時頂出的注塑模具。
背景技術
當前,人們對轎車品質要求越來越高,特別是轎車內飾件,如儀表板前除霜面板、門板裝飾件、背門裝飾板、中控箱側板等等,這些零件背面都由很多筋加強,極易產生產品外觀局部區域有嚴重的頂塊印現象,即使產品外觀做皮紋后也無法掩蓋。
通常情況下,這些零件在注塑過程中,產品外觀局部區域有嚴重的頂塊印時,都是檢查頂塊與動模是否匹配平整等,仍舊不能解決時,又通過調整工藝參數來調整,如產品冷卻時間延長,頂出速度調慢等等方法,但仍舊不能徹底解決這個問題,且此種方式有嚴重弊端,具體如下:
1、產品合格率極低,報廢量很大;
2、生產過程中調試時間長,且生產嚴重不穩定;
3、生產周期加長,生產成本高;
4、工藝參數范圍狹窄,難于適應連續生產。
基于以上這些問題,需要找到一種徹底解決該問題的模具實現方案,從而從根本上解決這一技術難題。
發明內容
鑒于以上所述現有技術的缺點,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局部延時頂出的注塑模具,用于解決現有技術中模具產生成型時產生頂塊印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及其他相關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局部延時頂出的注塑模具,包括:動模、定模、第一直頂桿和第一直頂塊;
所述動模和所述定模之間形成成型內腔,所述動模包括驅動板,所述第一直頂桿置于所述動模內,所述驅動板能夠在合模方向推動所有頂桿;
所述第一直頂塊安裝在所述第一直頂桿靠近所述成型內腔的一端;
所述第一直頂桿遠離所述成型內腔的一端設有第一彈性件,所述第一彈性件安裝在所述第一直頂桿遠離所述成型內腔的一端,所述第一彈性件用于在合模的方向拉緊所述第一直頂桿,在所述驅動板的初始狀態時,所述第一直頂桿和所述驅動板之間設有第一初始間隔。
可選的,所述第一直頂塊位置的成型厚度小于所述第一直頂塊環向邊側的某一處或者某幾處的成型厚度。
可選的,所述第一直頂塊位置的成型厚度小于所述第一直頂塊環向邊側的每一處的成型厚度。
可選的,所述第一直頂塊環向邊側為加強筋成型腔。
可選的,所述第一直頂塊環向邊側有狗窩成型腔。
可選的,在所述驅動板的初始狀態時,所述第一初始間隔和所述第一彈性件當前形變量相等。
可選的,所述驅動板包括上頂板和下頂板,所述第一直頂桿活動穿過所述上頂板;
所述第一彈性件通過螺栓和所述第一直頂桿配合,所述螺栓軸向活動穿過所述下頂板并和所述第一直頂桿的遠離成型內腔的一端通過螺紋結構固定,所述第一彈性件被夾在所述螺栓的螺帽和所述下頂板之間。
可選的,所述下頂板的遠離成型內腔的表面設有臺階孔,所述螺栓穿過所述臺階孔的小孔,所述第一彈性件置于所述臺階孔的大孔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平偉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經重慶平偉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20160697.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自動泄壓閥門
- 下一篇:一種定量均勻補水的花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