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市政道路用環保隔離帶有效
| 申請號: | 202020159008.3 | 申請日: | 2020-02-10 |
| 公開(公告)號: | CN211558161U | 公開(公告)日: | 2020-09-25 |
| 發明(設計)人: | 花麗萍 | 申請(專利權)人: | 花麗萍 |
| 主分類號: | A01G9/02 | 分類號: | A01G9/02;A01G27/02;E01C11/2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056300 河北省邯*** | 國省代碼: | 河北;1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市政道路 環保 隔離帶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市政道路用環保隔離帶,包括水泥底座,所述水泥底座的上端開設有容納槽,且容納槽內填充有土壤層,所述土壤層上栽種有綠化機構,所述水泥底座的內壁中設置有排水機構。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端頭綠植,端頭綠植的在水泥底座的端頭處高度低于一米,這樣便于司機在路口處轉彎時能夠對水泥底座對面的道路情況進行直接明確的觀測,從而避免因司機視野受到阻礙而出現交通事故,另外遮擋綠植的連續栽種使得行者在行駛時,能夠感受到連續性,而球形綠植的間斷等距栽種可以讓行者產生距離移動感,從而提升行者在道路上的行駛體驗。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公共設施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市政道路用環保隔離帶。
背景技術
隔離帶主要是用來將馬路進行分隔,以便于對道路進行規劃,而隨著城市的發展,環保隔離帶應運而生,環保隔離帶不但具備隔離功能,還能夠在上面栽種綠化,以起到裝飾道路的作用,但是目前的環保隔離帶綠化栽種方式較為不合理,且綠化不設排水結構,在持續降雨的季節,綠化的栽種土壤中會積蓄較多的水分,水分過多不但會導致土壤松散變稀,還會影響到綠化植物生存,從而使得綠化需要工人經常的進行修護,為此我們提出了一種市政道路用環保隔離帶來解決上述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市政道路用環保隔離帶,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目前的環保隔離帶綠化栽種方式不合理,綠化不設排水結構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市政道路用環保隔離帶,包括水泥底座,所述水泥底座的上端開設有容納槽,且容納槽內填充有土壤層,所述土壤層上栽種有綠化機構,所述水泥底座的內壁中設置有排水機構。
優選的,所述水泥底座的上端設置為傾斜狀,所述容納槽的內壁高度大于水泥底座的外壁高度,所述容納槽的內壁高度大于土壤層的高度。
優選的,所述排水機構包括蓄水槽,所述蓄水槽對稱開設在水泥底座左右兩端的內部,所述容納槽左右兩端的內壁上等距開設有進水管,且進水管的外側開口與容納槽的底端內壁相持平,所述進水管的內側開口與蓄水槽的下端相連通,所述進水管的內側開口與蓄水槽的底端內壁持平,所述水泥底座左右兩端的外壁上等距開設有排水管,且排水管的內端開口與蓄水槽的上端相連通,所述排水管的外側開口高度小于土壤層的高度。
優選的,所述綠化機構包括遮擋綠植、球形綠植和端頭綠植,所述遮擋綠植、球形綠植和端頭綠植均栽種在土壤層上,所述球形綠植為石楠,所述遮擋綠植和端頭綠植為綠蘺植物。
優選的,所述遮擋綠植在土壤層上連續栽種不間斷,所述球形綠植的高度大于遮擋綠植,所述遮擋綠植的高度大于一米五,所述球形綠植等距栽種在土壤層上。
優選的,所述端頭綠植栽種在水泥底座的端頭,所述端頭綠植的高度小于一米。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該市政道路用環保隔離帶,通過設置端頭綠植,端頭綠植的在水泥底座的端頭處高度低于一米,這樣便于司機在路口處轉彎時能夠對水泥底座對面的道路情況進行直接明確的觀測,從而避免因司機視野受到阻礙而出現交通事故,另外遮擋綠植的連續栽種使得行者在行駛時,能夠感受到連續性,而球形綠植的間斷等距栽種可以讓行者產生距離移動感,從而提升行者在道路上的行駛體驗;
通過設置排水系統,使得土壤層在積蓄過多的水分后,可以通過排水系統將多余的水分排出,避免水分積蓄在土壤層內無法排出,導致土壤變稀,影響到遮擋綠植和球形綠植以及端頭綠植的生長,并且該排水系統的內低外高結構,能夠避免土壤層因為排水出現過度流失。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花麗萍,未經花麗萍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20159008.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