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門把手有效
| 申請號: | 202020143763.2 | 申請日: | 2020-01-21 |
| 公開(公告)號: | CN211549141U | 公開(公告)日: | 2020-09-22 |
| 發明(設計)人: | 冼波 | 申請(專利權)人: | 冼波 |
| 主分類號: | E05B3/00 | 分類號: | E05B3/00;E05B1/00 |
| 代理公司: | 廣州嘉權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關達津 |
| 地址: | 529000 廣東省江***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門把手 | ||
1.一種門把手,其特征在于,包括:
相互朝向的外把手(100)和內把手(200),所述外把手(100)和所述內把手(200)之間設置有方棒(300),所述方棒(300)由所述外把手(100)和/或所述內把手(200)帶動旋轉;所述外把手(100)和所述內把手(200)之間設置有用于夾緊在門板(600)左右兩側的第一底座(400)和第二底座(500);
第一外板(700),轉動設置在所述外把手(100)的右端端部,所述第一外板(700)的右端端部設有多個圓柱(710),每個所述圓柱(710)內均設置有第一螺紋孔(711),所述第一底座(400)上設置有多個供所述圓柱(710)插入的第三通孔(410);所述第二底座(500)上對應所述第三通孔(410)的位置設置有第四通孔(510),所述第四通孔(510)供沉頭螺絲(800)穿過與所述第一螺紋孔(711)配合;
第二外蓋(900),轉動設置在所述內把手(200)的左端端面,所述第二外蓋(900)內設置有內螺紋(910),所述第二底座(500)的外周面上設置有與所述內螺紋(910)相匹配的外螺紋(520)。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門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把手(100)的右端端部設置有第一方孔(110),所述內把手(200)的左端端部對應所述第一方孔(110)的位置設置有第二方孔(210),所述方棒(300)的一端嵌裝在所述第一方孔(110)內,另一端嵌裝在所述第二方孔(210)內。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門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把手(100)的右端內設置有第一圓凸臺(120),所述第一方孔(110)設置在所述第一圓凸臺(120)上,所述第一外板(700)的中部設置有與所述第一圓凸臺(120)相匹配的第一通孔(720),所述第一圓凸臺(120)的側壁右端設置有第一環形槽(121),所述第一環形槽(121)內嵌裝有第一卡簧(130),所述第一卡簧(130)的外徑大于所述第一通孔(720)的直徑。
4.根據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種門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內把手(200)的左端設置有第二圓凸臺(220),所述第二方孔(210)設置在所述第二圓凸臺(220)上;所述第二外蓋(900)的中部設置有與所述第二圓凸臺(220)相匹配的第二通孔(920),所述第二圓凸臺(220)的側壁左端設置有第二環形槽(221),所述第二環形槽(221)內嵌裝有第二卡簧(230),所述第二卡簧(230)的外徑大于所述第二通孔(920)的直徑。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門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內把手(200)的左端設置有安裝腔(240),所述第二圓凸臺(220)設置在所述安裝腔(240)內;所述第二外蓋(900)內設置有空腔(930),所述內螺紋(910)設置在所述空腔(930)的腔壁上;所述第二外蓋(900)的右端凸設有第三圓臺(940),所述第三圓臺(940)的直徑小于所述第二外蓋(900)的直徑,所述第三圓臺(940)與所述安裝腔(240)過渡配合,所述第二通孔(920)貫穿所述第三圓臺(940)的中部與所述空腔(930)連通。
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門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把手(100)的側壁上設置有連通所述第一方孔(110)的第二螺紋孔,所述內把手(200)的側壁上設置有連通所述第二方孔(210)的第三螺紋孔,所述第二螺紋孔與所述第三螺紋孔分別供緊固螺絲旋入,以將所述方棒(300)的兩端分別頂緊在所述第一方孔(110)和所述第二方孔(210)內。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門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座(400)內轉動連接有第一轉盤(420),所述第一轉盤(420)的中部設置有與所述方棒(300)相匹配的第三方孔(421);所述第二底座(500)內轉動連接有第二轉盤(530),所述第二轉盤(530)上對應所述第三方孔(421)的位置設置有第四方孔(531),所述第四方孔(531)與所述方棒(300)相匹配。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門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圓柱(710)設置有兩個,兩個所述圓柱(710)沿周向設置在所述第一外板(700)的右端端部,且兩個所述圓柱(710)對稱設置在所述第一外板(700)的中心的兩側;所述第三通孔(410)設置有四個,四個所述第三通孔(410)沿周向均布在所述第一底座(400)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冼波,未經冼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20143763.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新型神經科護理墊
- 下一篇:一種舵機齒輪離合結構以及舵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