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移動升降大尺寸螺旋式復合電纜有效
| 申請號: | 202020138530.3 | 申請日: | 2020-01-21 |
| 公開(公告)號: | CN211125163U | 公開(公告)日: | 2020-07-28 |
| 發明(設計)人: | 李佑武;王亞偉;楊勇;徐長生;嚴偉;趙娟;任衍鵬;李波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無線電廠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B11/06 | 分類號: | H01B11/06;H01B7/06;H01B7/17;H01B7/18;H01B7/28;H01B7/295;H01B5/08 |
| 代理公司: | 江蘇圣典律師事務所 32237 | 代理人: | 吳庭祥 |
| 地址: | 210012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移動 升降 尺寸 螺旋式 復合 電纜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移動升降大尺寸螺旋式復合電纜,該電纜為螺旋式結構,包括位于電纜中心的雙絞信號線,多根以圓周陣列方式圍繞雙絞信號線排列的射頻線,多根位于相鄰兩根射頻線間隙處外側的電源線,所述的雙絞信號線、射頻線、電源線相互絞合成外徑為25.4mm的纜芯,在纜芯外擠包外徑為32.5mm的高回彈性聚氨酯外護套。本實用新型可有效降低同一布線線路的復雜程度,可實現多通道、高速率、大容量通信的需求。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移動升降電纜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移動升降大尺寸螺旋式復合電纜。
背景技術
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通信行業對螺旋式電纜的需求日益加劇。各類移動通信指揮系統及通信平臺的多通道、高速率、大容量通信需求凸顯,作業前需將通信天線、照明裝置或其機械伺服設備升高至一定的高度位置,才能充分發揮通信平臺及照明裝置的功能,這對傳輸電纜的傳輸能力、環境適應性及疲勞性提出了全新的要求。
現有技術中,升降設備普遍使用小線徑的普通螺旋電纜,螺旋尺寸小,普通螺旋電纜內部構成簡單,一般只包含一根射頻線,無法滿足移動通信指揮系統及通信平臺的多通道、高速率、大容量通信需求。螺旋電纜在移動升降動作過程中反復拉扯,螺旋電纜內由單根導體構成的射頻線性能降低,衰減增大,經過長時間使用必將導致螺旋電纜回彈性降低,最終導致電纜整體性能下降,直至無法發揮其作用,給用戶造成損失。
實用新型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產品在實際使用中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移動升降大尺寸螺旋式復合電纜,可有效降低同一布線線路的復雜程度,可實現多通道、高速率、大容量通信的需求。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移動升降大尺寸螺旋式復合電纜,該電纜為螺旋式結構,包括位于電纜中心的雙絞信號線,多根以圓周陣列方式圍繞雙絞信號線排列的射頻線,多根位于相鄰兩根射頻線間隙處外側的電源線,所述的雙絞信號線、射頻線、電源線相互絞合成外徑為25.4mm的纜芯,在纜芯外擠包外徑為32.5mm的高回彈性聚氨酯外護套。
優選地,所述的雙絞信號線包括一組對絞的信號線芯,所述的一組對絞的信號線芯外包覆由鋁塑帶繞包加鍍銀銅絲編織而成的外徑為3.6mm的第一屏蔽層,屏蔽密度不小于85%,在第一屏蔽層外包覆外徑為4.4mm的阻燃彈性復合內護層。
優選地,所述的信號線芯由19根直徑為0.18mm的鍍銀銅絲絞合而成的截面積為0.5mm2的信號線導體以及包覆在信號線導體外的由FEP絕緣體纏繞而成的外徑為1.5mm的第一絕緣層構成。
優選地,所述的阻燃彈性復合內護層由SEBS彈性體基體以及復合在SEBS彈性體基體表面的聚碳酸酯薄膜構成。
優選地,所述的射頻線包括由19根直徑為0.57mm的鍍銀銅絲絞合而成的外徑為2.85mm的射頻線導體,在射頻線導體外包覆由低密度 PTFE絕緣體纏繞而成的外徑為7.45mm的第二絕緣層,在第二絕緣層外包覆由鍍銀銅絲編織而成的外徑為8.1mm的第二屏蔽層,屏蔽密度不小于90%,在第二屏蔽層外包覆外徑為10.2mm的防水彈性復合內護層。
優選地,所述的防水彈性復合內護層由熱塑性聚氨酯彈性體基體以及復合在熱塑性聚氨酯彈性體基體表面的聚乙烯防水薄膜構成。
優選地,所述的電源線包括一組對絞的絕緣線芯,所述的一組對絞的絕緣線芯外包覆由鋁塑帶繞包加鍍銀銅絲編織而成的外徑為3.4mm的第三屏蔽層,屏蔽密度不小于85%,在第三屏蔽層外包覆外徑為4.2mm的聚氨酯內護套。
優選地,所述的絕緣線芯由19根直徑為0.14mm的鍍銀銅絲絞合而成的截面積為0.3mm2的電源線導體以及包覆在電源線導體外的由FEP絕緣體纏繞而成的第三絕緣層構成。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無線電廠有限公司,未經江蘇無線電廠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20138530.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