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豎向受力構件局部分拆支頂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020138266.3 | 申請日: | 2020-01-20 |
| 公開(公告)號: | CN211776034U | 公開(公告)日: | 2020-10-27 |
| 發明(設計)人: | 梁冬;王燁璐;余冬華;陳向紅;劉鋒;曾嵐;梁鎮渝;黃羅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華科大建筑技術開發有限公司;梁冬 |
| 主分類號: | E04G23/08 | 分類號: | E04G23/08 |
| 代理公司: | 廣東廣信君達律師事務所 44329 | 代理人: | 楊曉松 |
| 地址: | 523000 廣東省東莞市東城***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豎向 構件 局部 分拆支頂 裝置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豎向受力構件局部分拆支頂裝置,包括墊片、筒柱和楔形板,待拆除柱子的上部先后開有至少三個凹槽;在每開一個凹槽時,凹槽內設有筒柱,筒柱的上端通過墊片頂壓凹槽的上頂面,筒柱的下端通過墊片和楔形板頂壓凹槽的下底面;每個凹槽切掉待拆除柱子上部的徑向的一部分,所有凹槽一起把待拆除柱子上部全部切掉;增大梁截面加固施工,將墊片、筒柱和楔形板埋入梁中,且切割掉待拆除柱子的下部。本實用新型無需通過大面積支頂住兩面的梁板,并且不需要層層設置支頂將上部荷載通過新增支頂傳至基礎,再進行柱的去除。因此,本實用新型無需使用大量的支頂鋼管和千斤頂,具有結構簡單、施工周期短和方便快捷的有益效果。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建筑技術領域,尤其是指一種豎向受力構件局部分拆支頂裝置。
背景技術
豎向受力構件的拆除是現今結構改造中常遇到的情況,當柱距較近時,為了滿足建筑大跨度的需求,中間柱需要去除。當沒有中間柱時,原來的樓面梁從兩跨變為一跨,且跨中底筋在中間柱搭接,此時梁的安全性無法保證,所以通常不能直接去除中間柱。
現有去除的方法是:通過大面積支頂住兩面的梁板,且需要層層設置支頂將上部荷載通過新增支頂傳至基礎,再進行柱的去除。這種方法需要使用大量的支頂鋼管和千斤頂,且施工周期長,費工費時。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針對上述問題,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施工周期短和方便快捷的豎向受力構件局部分拆支頂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可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來達到:
一種豎向受力構件局部分拆支頂裝置,包括墊片、筒柱和楔形板,待拆除柱子的上部先后開有至少三個凹槽;在每開一個凹槽時,凹槽內設有筒柱,所述筒柱的上端通過墊片頂壓凹槽的上頂面,筒柱的下端通過墊片和楔形板頂壓凹槽的下底面;每個凹槽切掉待拆除柱子上部的徑向的一部分,所有凹槽一起把待拆除柱子上部全部切掉;增大原梁截面加固施工,將墊片、筒柱和楔形板埋入加固梁中,且切割掉待拆除柱子的下部。
作為一種優選的方案,所述楔形板設于筒柱的下端與墊片之間,或設于墊片與凹槽的內底面之間。
作為一種優選的方案,所述楔形板的尖端插入筒柱的下端與墊片之間,或楔形板的尖端插入墊片與凹槽的內底面之間。
作為一種優選的方案,所述墊片為鋼鐵材料,墊片為圓形或方形。
作為一種優選的方案,所述筒柱為鋼圓柱或砼結構。
作為一種優選的方案,所述筒柱的形狀為立方體、圓柱體、H型和方形中的一種。
實施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實用新型通過先后在待拆除柱子的上部開設凹槽,而把待拆除柱子的上部分多次進行拆除。在每開設一個凹槽后,在凹槽內設置由于墊片、筒柱和楔形板組成的支頂裝置,然后再把楔形板打緊,保證支頂裝置的預受力,直到所有凹槽一起把待拆除柱子上部全部切掉,此時樓面梁板結構和上部豎向受力構件通過增設的支頂裝置,將力直接傳遞至拆除柱子的下部,然后增大梁截面加固施工,將墊片、筒柱和楔形板埋入梁中,最后切割掉待拆除柱子的下部,從而完成對待拆除柱子的整體去除,本實用新型無需通過大面積支頂住兩面的梁板,并且不需要層層設置支頂將上部荷載通過新增支頂傳至基礎,再進行柱的去除。因此,本實用新型無需使用大量的支頂鋼管和千斤頂,具有結構簡單、施工周期短和方便快捷的優點。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華科大建筑技術開發有限公司;梁冬,未經廣東華科大建筑技術開發有限公司;梁冬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20138266.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迫降糾偏技術中的位移控制裝置
- 下一篇:一種裝修用裝飾面板鉆孔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