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奶嘴式結腸造口灌洗裝置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2020136223.1 | 申請日: | 2020-01-21 |
| 公開(公告)號: | CN212214281U | 公開(公告)日: | 2020-12-25 |
| 發(fā)明(設計)人: | 李玲 | 申請(專利權)人: | 合肥市第二人民醫(yī)院 |
| 主分類號: | A61M3/02 | 分類號: | A61M3/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榮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李娜 |
| 地址: | 230011 安***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奶嘴 結腸 灌洗 裝置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奶嘴式結腸造口灌洗裝置,包括安裝基座以及分布在安裝基座一端的柔性連接座,安裝基座另一端安裝有緊固連接座,安裝基座周側對稱安裝有兩個彈性連接帶,柔性連接座外側安裝有環(huán)形墊,緊固連接座周側安裝有沖洗機構。本實用新型當需要進行灌洗時,通過外接管與泵相連通,然后旋轉調節(jié)沖洗連接座并向內擠壓密封滑塊,直到沖洗彎管、水流通道、外螺紋管依次連通,進行沖洗即可,便于醫(yī)護人員對患者進行結腸灌洗,結構舒適安全穩(wěn)定,操作簡單,適用范圍更加廣泛,具有良好的實用與推廣價值。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醫(yī)療器械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奶嘴式結腸造口灌洗裝置。
背景技術
造口的出現改變了患者原有正常的生理排便方式,由于結腸造口沒有括約肌的功能,患者對排便失去了控制能力,使患者的生活質量受到很大的影響,定時的結腸造口灌洗可以訓練腸道規(guī)律的蠕動,達到形成與常人一樣的訓練腸道規(guī)律的目的,明顯的減少排便次數,排便基本上能人為控制,從而提高造口患者生活質量。因此如何便于結腸造口進行灌洗成為亟待解決的技術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以上問題,提供一種奶嘴式結腸造口灌洗裝置。
為實現上述技術目的,達到上述技術效果,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奶嘴式結腸造口灌洗裝置,包括安裝基座以及分布在安裝基座一端的柔性連接座,安裝基座另一端安裝有緊固連接座,安裝基座周側對稱安裝有兩個彈性連接帶,柔性連接座外側安裝有環(huán)形墊,緊固連接座周側安裝有沖洗機構;
所述安裝基座包括內螺紋環(huán)以及設置在內螺紋環(huán)一端的環(huán)形限位凸起,內螺紋環(huán)周側對稱設有兩個卡扣座;柔性連接座包括柔性連接頭以及設置在柔性連接頭外端口處的環(huán)形卡板;緊固連接座包括沿軸線方向依次設置的外螺紋環(huán)、環(huán)形外板、安裝連接筒,安裝連接筒周側垂直設有固定安裝管;環(huán)形卡板兩側分別與環(huán)形限位凸起內表面、外螺紋環(huán)緊密接觸相連,外螺紋環(huán)與內螺紋環(huán)螺紋連接;
所述沖洗機構包括內螺紋固定管以及安裝在內螺紋固定管外端的沖洗連接座,內螺紋固定管內端依次安裝有沖洗彎管、恢復彈簧、密封滑塊;內螺紋固定管內側中間沿圓周方向均布有水流通道;沖洗連接座包括沿軸向方向依次設置的外螺紋管、環(huán)形轉動塊、外接管;沖洗彎管與內螺紋固定管一端固定連接,內螺紋固定管另一端與外螺紋管螺紋連接;恢復彈簧兩端分別與沖洗彎管、密封滑塊緊密接觸相連,密封滑塊與外螺紋管內端緊密接觸相連。
進一步地,所述卡扣座與彈性連接帶固定相連。
進一步地,兩個彈性連接帶之間通過魔術貼固定相連。
進一步地,所述沖洗彎管內端置于柔性連接頭內端口處。
進一步地,所述固定安裝管與內螺紋固定管之間為過盈配合。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實用新型當需要進行灌洗時,通過外接管與泵相連通,然后旋轉調節(jié)沖洗連接座并向內擠壓密封滑塊,直到沖洗彎管、水流通道、外螺紋管依次連通,進行沖洗即可,便于醫(yī)護人員對患者進行結腸灌洗,結構舒適安全穩(wěn)定,操作簡單,適用范圍更加廣泛,具有良好的實用與推廣價值。
附圖說明
此處所說明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本實用新型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剖視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局部結構爆炸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局部結構爆炸圖。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合肥市第二人民醫(yī)院,未經合肥市第二人民醫(y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20136223.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