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消旋結構、混流風機組件及空調器有效
| 申請號: | 202020130205.2 | 申請日: | 2020-01-20 |
| 公開(公告)號: | CN211449215U | 公開(公告)日: | 2020-09-08 |
| 發明(設計)人: | 劉華;馬屈楊;池曉龍;蘇玉海;張治平;夏凱;張碧瑤 | 申請(專利權)人: | 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4D29/66 | 分類號: | F04D29/66 |
| 代理公司: | 中國貿促會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顏鏑 |
| 地址: | 519070***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結構 流風 機組 空調器 | ||
1.一種消旋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
消旋輪蓋(20),具有貫通的內腔;
消旋輪轂(30),位于所述消旋輪蓋(20)的內腔中;和
消旋葉片(40),連接在所述內腔的腔壁和所述消旋輪轂(30)的外壁之間;
其中,所述消旋葉片(40)與所述消旋輪轂(30)的相交界面為葉片根部截面(41),所述消旋葉片(40)與所述消旋輪蓋(20)的相交界面為葉片外緣截面(42),所述葉片根部截面(41)和所述葉片外緣截面(42)中的至少一個的輪廓線在通過所述消旋結構的軸線(z)的縱切面上的投影包括曳物線,所述曳物線對應于所述消旋葉片(40)的前緣(43)的部位的切線與所述消旋結構的軸線的第一夾角(μ1)大于所述曳物線對應于所述消旋葉片(40)的尾緣(44)的部位的切線與所述消旋結構的軸線的第二夾角(μ2)。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消旋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曳物線的方程為:
x=k/(et+e-t);
y=t-(et-e-t)/(et+e-t);
其中,k為曲線參數,0≤t≤td,td為0.48~0.6。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消旋結構,其特征在于,td為0.51。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消旋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葉片根部截面(41)的輪廓線的投影所包括的曳物線對應于所述消旋葉片(40)的前緣(43)的部位的切線與所述消旋葉片(40)的前緣(43)在所述縱切面的投影線之間的第三夾角(θ)為25°~75°;和/或所述葉片外緣截面(42)的輪廓線的投影所包括的曳物線對應于所述消旋葉片(40)的前緣(43)的部位的切線與所述消旋葉片(40)的前緣(43)在所述縱切面的投影線之間的第四夾角(δ)為25°~75°。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消旋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夾角(θ)為56°,和/或所述第四夾角(δ)為56°。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消旋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葉片根部截面(41)的輪廓線的投影所包括的曳物線對應于所述消旋葉片(40)的尾緣(44)的部位的切線與所述曳物線對應于所述消旋葉片(40)的前緣(43)的部位的切線的第五夾角(ε)為110°~170°;和/或所述葉片外緣截面(42)的輪廓線的投影所包括的曳物線對應于所述消旋葉片(40)的尾緣(44)的部位的切線與所述曳物線對應于所述消旋葉片(40)的前緣(43)的部位的切線的第六夾角(γ)為110°~170°。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消旋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夾角(ε)為159°,和/或所述第六夾角(γ)為159°。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消旋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旋葉片(40)的前緣(43)和尾緣(44)均為直線段。
9.根據權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消旋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旋輪轂(30)的軸線(z)在所述消旋結構的橫截面的投影點為O,所述消旋葉片(40)的前緣(43)與所述消旋輪轂(30)的交點在所述消旋結構的橫截面的投影點為O1,O與O1的連線相對于所述消旋葉片(40)的前緣(43)在所述消旋結構的橫截面的投影線的第七夾角(α)為-85°~85°,和/或,所述消旋葉片(40)的尾緣(44)與所述消旋輪轂(30)的交點在所述消旋結構的橫截面的投影點為O2,O與O2的連線相對于所述消旋葉片(40)的前緣(43)在所述消旋結構的橫截面的投影線的第八夾角(β)為-85°~85°。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經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20130205.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建筑用提升平臺
- 下一篇:一種油井封閉保護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