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新風除濕機有效
| 申請號: | 202020122406.8 | 申請日: | 2020-01-19 |
| 公開(公告)號: | CN211575334U | 公開(公告)日: | 2020-09-25 |
| 發明(設計)人: | 徐勇濤;王德鎖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星光電科智能家居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4F3/044 | 分類號: | F24F3/044;F24F3/14;F24F3/16;F24F5/00;F24F12/00;F24F13/28;F24F13/30 |
| 代理公司: | 浙江千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汪丹琪 |
| 地址: | 313000 浙江省湖州市南***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新風 除濕機 | ||
一種新風除濕機,屬于新風技術領域。新風除濕機包括機殼,第一、二熱交換器、壓縮機、第一、二送風風機、排風風機、蒸發器、冷凝器;機殼一側設置有排風口、以及分別設于排風口兩側的第一、二新風口,機殼的另一側設置有與第一新風口相對的第一回風口,與第二新風口相對的第二回風口,設于第一、二回風口之間的第一、二送風口;第一新風口/第二新風口與第一回風口/第二回風口之間設有第一熱交換器/第二熱交換器,蒸發器和冷凝器設于第一、二熱交換器、第一、二送風風機之間。本實用新型將全熱交換與蒸發器有機結合,一方面實現中、大戶型室內空氣凈化除濕功能,另一方面雙送、回風口設計滿足送風量的同時降低能耗。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新風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新風除濕機。
背景技術
市場上較常見的新風系統有兩種,一種是不帶全熱交換模式的單向流新風系統,另一種是帶全熱交換模式的雙向流新風系統。以上兩種市場較普及的新風系統存在以下缺點:1.不帶制冷制熱除濕功能;2. 中、大戶型需使用2臺或以上新風系統才能滿足新風換氣要求,占用空間大、能耗高、價格昂貴。。
實用新型專利CN201621140432.3公開了帶除濕功能的新風系統,該系統包括新風機,所述新風機上連接有新風通道與回風通道,其中新風通道的進口端與室外連通、出口端與室內連通,回風通道的進口端與室內連通、出口端與室外連通;新風系統還包括除濕機,所述除濕機的進口端與回風通道連接,所述除濕機的出口端與所述新風通道連接。該系統采用兩個獨立的新風機和除濕機實現,不僅能耗較大,且占用空間,管線布置較為復雜。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提出了一種新風除濕機,將全熱交換與蒸發器有機結合,一方面實現中、大戶型室內空氣凈化除濕功能,另一方面雙送、回風口設計滿足送風量的同時降低能耗。
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的:
本實用新型一種新風除濕機,包括機殼,以及設于機殼內的第一熱交換器、第二熱交換器、壓縮機、第一送風風機、第二送風風機、排風風機、蒸發器、冷凝器;所述機殼一側設置有排風口、以及分別設于排風口兩側的第一新風口、第二新風口,所述機殼的另一側設置有與所述第一新風口相對的第一回風口,與所述第二新風口相對的第二回風口,設于第一回風口與第二回風口之間的第一送風口和第二送風口;所述第一新風口與所述第一回風口之間設有第一熱交換器,使得自所述第一回風口進入的室內污風能通過第一熱交換器從排風口排出室外,且自第一新風口進入的室外新風能通過第一熱交換器從第一送風口進入室內;所述第二新風口與所述第二回風口之間設有第二熱交換器,使得自所述第二回風口進入的室內污風能通過第二熱交換器從排風口排出室外,且自第二新風口進入的室外新風能通過第二熱交換器從第二送風口進入室內;所述蒸發器和所述冷凝器設于所述第一熱交換器、第二熱交換器、第一送風風機、第二送風風機之間,用于將第一回風口處進入的室內回風依次經蒸發器、冷凝器除濕后,通過第一送風風機進入室內,將第二回風口處進入的室內回風依次經蒸發器、冷凝器除濕后,通過第二送風風機進入室內。
該新風除濕機設置在室內暗藏吊頂內,可以引入新風對室內換氣,并在引入新風的同時,利用相互隔離的送風通道和回風通道進行全熱交換,使新風回收熱量達到接近室內的溫度,引入新風的同時還經過腔體內蒸發器,降低送入新風的濕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星光電科智能家居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浙江星光電科智能家居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20122406.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