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基于云計算的巖土工程勘察安全監測網絡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2020122056.5 | 申請日: | 2020-01-19 |
| 公開(公告)號: | CN212432207U | 公開(公告)日: | 2021-01-29 |
| 發明(設計)人: | 羅世毅;何炯翔;江俊翔;張紅日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西交通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D21/02 | 分類號: | G01D21/02;H04L29/08;H04N5/225;H04N7/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航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530 | 代理人: | 劉艷玲 |
| 地址: | 530000 廣西壯***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計算 巖土 工程 勘察 安全 監測 網絡 系統 | ||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基于云計算的巖土工程勘察安全監測網絡系統,屬于勘察網絡領域,包括網絡系統以及勘測設備。網絡系統包括云計算服務器、監控模塊、處理器模塊、數據發送模塊、數據接收模塊。勘測設備包括攝像頭、壓力傳感器、鉆桿、鉆頭、電機、支架、滑軌、以及中控箱。監控模塊分別與壓力傳感器、攝像頭、處理器模塊電連接,處理器模塊還與數據發送模塊電連接,通過監控模塊所連接的壓力傳感器以及攝像頭,收集巖土勘察現場的巖土地址情況數據,處理器模塊將數據整理然后通過數據發送模塊輸送到遠方的數據接收模塊上,再傳輸到云計算服務器上進行數據分析計算,大大節省了勘察分析的時間,提高了勘察分析的效率。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勘察網絡領域,更具體的,涉及基于云計算的巖土工程勘察安全監測網絡系統。
背景技術
巖土工程勘察是根據建設工程的要求,查明、分析、評價建設場地的地質、環境特征和巖土工程條件,如果勘察工作不到位,在存在問題的巖土上進行建筑工程建設,會對建筑物造成很大的安全隱患。因此在工程施工之前都要對巖土進行勘察。現有技術中是在巖土現場進行勘察,記錄現場的數據。由于現場缺乏數據分析的計算機,因此需要將數據帶回導具有計算機的實驗室進行計算分析,從而得出巖土的分析報告。這樣一來需要耗費較多時間,降低了勘察的效率。
實用新型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出基于云計算的巖土工程勘察安全監測網絡系統,其能夠在現場勘察巖土工程的過程中將數據傳輸到元計算服務器上進行數據分析計算,大大節省了勘察分析的時間,提高工作效率。
為達此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基于云計算的巖土工程勘察安全監測網絡系統,包括網絡系統以及勘測設備。所述網絡系統包括云計算服務器、監控模塊、處理器模塊、數據發送模塊、數據接收模塊。所述勘測設備包括攝像頭、壓力傳感器、鉆桿、鉆頭、電機、支架、滑軌、以及中控箱。所述滑軌豎直固定于所述支架上,所述電機滑動連接于所述滑軌上,所述鉆桿設置于所述電機的下方,且所述鉆桿與所述電機的動力輸出端固定連接,所述壓力傳感器固定于所述鉆桿的下端,所述鉆頭固定于所述壓力傳感器的測量端上,所述攝像頭固定于所述支架上,所述中控箱固定于所述支架的一側,所述監控模塊、所述處理器模塊、所述數據發送模塊均設置于所述中控箱內,所述監控模塊分別與所述壓力傳感器、所述攝像頭、所述處理器模塊電連接,所述處理器模塊還與所述數據發送模塊電連接,所述數據接收模塊與所述云計算服務器電連接,所述數據發送模塊與所述數據接收模塊通過通訊鏈路連接。
在本實用新型較佳的技術方案中,所述網絡系統還包括GPS模塊,所述GPS 模塊設置于所述中控箱內,所述GPS模塊與所述監控模塊電連接。
在本實用新型較佳的技術方案中,所所述勘測設備還包括轉速計,所述轉速計固定于所述電機的底部,且所述轉速計與所述鉆桿滑動連接,所述轉速計與所述監控模塊電連接。
在本實用新型較佳的技術方案中,所所述支架的底部固定有多個刺釘。
在本實用新型較佳的技術方案中,所所述通訊網絡系統還包括數據儲存模塊,所述數據儲存模塊設置于所述中控箱內,且所述數據儲存模塊與所述處理器模塊電連接。
在本實用新型較佳的技術方案中,所所述通訊鏈路包括有線鏈路和/或無線鏈路。所述有線鏈路配置為485總線或光纖。所述無線鏈路配置為GPRS網絡或 WLAN網絡。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基于云計算的巖土工程勘察安全監測網絡系統,通過監控模塊所連接的壓力傳感器以及攝像頭,收集巖土勘察現場的巖土地址情況數據,處理器模塊將數據整理然后通過數據發送模塊輸送到遠方的數據接收模塊上,再傳輸到云計算服務器上進行數據分析計算,大大節省了勘察分析的時間,提高了勘察分析的效率。
附圖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西交通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廣西交通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20122056.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