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新型污水處理脫氮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020121656.X | 申請日: | 2020-01-19 |
| 公開(公告)號: | CN211946463U | 公開(公告)日: | 2020-11-17 |
| 發明(設計)人: | 楊軍;林泰成;梁福康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鴻水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桂林理工大學南寧分校 |
| 主分類號: | C02F3/30 | 分類號: | C02F3/30;C02F101/16 |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華杰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責任公司 45112 | 代理人: | 童世鋒 |
| 地址: | 530012 廣西壯族自治區***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新型 污水處理 裝置 | ||
本實用新型涉及污水處理技術領域,具體的說是一種新型污水處理脫氮裝置,包括厭氧池、缺氧池和好氧池,所述厭氧池、缺氧池和好氧池依次連通,所述好氧池通過管道Ⅱ連接于二沉池,所述二沉池通過管道Ⅴ連接于厭氧池,所述好氧池還通過管道Ⅲ連接于內源反硝化池,所述內源反硝化池連接有儲泥池。本實用新型在內源反硝化池中充分用自身的攜帶的碳源,進行反硝化過程,達到去除總氮的目的,大大降低了外加碳源的投加量,有效降低了運營成本,較傳統工藝脫氮效果高,充分利用內源反硝化池,控制好回流比,把總氮問題解決在前期生化段,強化了深度處理前端生化處理段的工藝,實現穩定達標排放。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污水處理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新型污水處理脫氮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生活污水處理的工藝中,80%以上的工藝都是傳統的活性污泥法處理工藝+濾池或濕地方法,比較常見的深度處理工藝有人工濕地,濾布濾池、反硝化濾池、膜工藝等。污水提標深度處理主要解決的是SS、TP、TN問題。但這些工藝在實際運營過程中,普遍存在難解決的是TP、TN問題,尤其是TN問題。雖然采用了反硝化濾池,但運行過程,為了確保反硝化的條件,需要大量投加外加碳源來維持系統的正常運行,造成運營成本高、工作量大、出水不穩定等一系列情況出現。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新型污水處理脫氮裝置,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新型污水處理脫氮裝置,包括厭氧池、缺氧池和好氧池,所述厭氧池、缺氧池和好氧池依次連通,所述好氧池通過管道Ⅱ連接于二沉池,所述二沉池通過管道Ⅴ連接于厭氧池,所述好氧池還通過管道Ⅲ連接于內源反硝化池,所述內源反硝化池連接有儲泥池。
作為本技術方案的進一步優化,所述好氧池一側通過管道Ⅰ連接于缺氧池。
作為本技術方案的進一步優化,所述內源反硝化池通過管道Ⅳ連接于厭氧池。
作為本技術方案的進一步優化,所述管道Ⅴ通過管道Ⅵ連接于儲泥池。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效果和優點:
1、系統回流污泥在內源反硝化池中充分用自身的攜帶的碳源,進行反硝化過程,達到去除總氮的目的。解決了傳統脫氮過程中因氮源不足脫氮效果差,不得不在缺氧池投加碳源、或者因前段生化段處理效果不佳,造成后續深度處理過程中,在反硝化濾池中大量投加碳源來完成 TN 的去除,大大降低了外加碳源的投加量,有效降低了運營成本。
2、較傳統工藝脫氮效果高,充分利用內源反硝化池,控制好回流比,把總氮問題解決在前期生化段,大大緩解了后期深度處理工藝段的壓力,確保了出水的穩定達標排放。
3、充分利用了污泥儲池的作用,把污泥儲泥池與內源反硝化池合二為一,在污水廠實際運行過程中,即可以保證了生化系統運行中內源反硝化池的停留時間,可實現有效的脫氮的效果,同時,也解決污水處理廠普遍存在的因污泥儲泥池太小造成的脫泥效果不理想的問題。
4、充分利用回流泵、閥門控制,操作方便、施工簡單、造價較低、節能降耗成果顯著,較傳統工藝脫氮成本下降 40%左右,可實現一體化設備型,尤其適合鄉鎮及農村污水、養殖廢水的深度處理。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厭氧池;2、缺氧池;3、好氧池;4、二沉池;5、內源反硝化池;6、儲泥池;7、管道Ⅰ;8、管道Ⅱ;9、管道Ⅲ;10、管道Ⅳ;11、管道Ⅴ;12、管道Ⅵ。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鴻水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桂林理工大學南寧分校,未經華鴻水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桂林理工大學南寧分校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20121656.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財經類紙質文件裝訂機
- 下一篇:一種強制對流氣體冷循環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