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CT引導下穿刺輔助引導器有效
| 申請號: | 202020120902.X | 申請日: | 2020-01-19 |
| 公開(公告)號: | CN211534714U | 公開(公告)日: | 2020-09-22 |
| 發明(設計)人: | 華淺近;王林友;沈劍敏;林金輝 | 申請(專利權)人: | 臺州市立醫院 |
| 主分類號: | A61B17/34 | 分類號: | A61B17/34 |
| 代理公司: | 徐州創榮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2353 | 代理人: | 于浩 |
| 地址: | 318000 浙江省臺州***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ct 引導 穿刺 輔助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CT引導下穿刺輔助引導器,包括引導桿,所述引導桿由引導桿A和引導桿B組成,所述引導桿B安裝在引導桿A的內部,所述引導桿A和引導桿B之間活動安裝有球形鉸鏈,所述引導桿底部安裝有底盤,所述底盤底部安裝有膠皮貼,所述底盤外側開設有條形凹槽。本實用新型能夠有效解決在穿刺過程中出現角度與預定的偏差甚多問題,避免重復穿刺及出血等穿刺并發癥,減少了患者的治療風險,并且能為青年醫生的快速成長提供幫助。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械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CT引導下穿刺輔助引導器。
背景技術
CT引導下經皮穿刺術是一項操作簡便而創傷小的臨床操作技術,已經廣泛應用于各臨床科室,術者需要在患者CT影像的引導下將穿刺針準確導入病灶內,而穿刺的準確性一直是臨床工作中的難題。現有技術的定位方法多限于穿刺點的定位,如金屬格柵、定位網格等。
而在穿刺進行時的角度定位一直缺少適宜的輔助引導裝置,常常在穿刺過程中出現角度與預定的偏差甚多,容易造成重復穿刺及出血等穿刺并發癥。給患者帶來了風險,對醫生提出了挑戰。現有的醫用穿刺輔助引導無法解決以上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CT引導下穿刺輔助引導器,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穿刺過程中出現角度與預定的偏差甚多,容易造成重復穿刺及出血等穿刺并發癥,給患者帶來了風險,對醫生提出了挑戰等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CT引導下穿刺輔助引導器,包括引導桿,所述引導桿由引導桿A和引導桿B組成,所述引導桿B安裝在引導桿A的內部,所述引導桿A和引導桿B之間活動安裝有球形鉸鏈,所述引導桿底部安裝有底盤,所述底盤底部安裝有膠皮貼,所述底盤外側開設有條形凹槽。
優選的,所述引導桿的引導桿A固定不可活動,引導桿B可活動,且引導桿B通過球形鉸鏈可與引導桿A之間單向轉動,所述引導桿A和引導桿B均為不透X射線材料制作。
優選的,所述底盤設為圓形,所述引導桿與底盤垂直連接,所述膠皮貼設為環形,且膠皮貼的直徑大于底盤的直徑。
優選的,所述引導桿A的水平剖面為圓形,所述引導桿B的水平剖面為弧狀三角形,所述引導桿A和引導桿B兩者之間貼合為一個引導桿。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引導桿、底盤和膠皮貼,能夠有效解決在穿刺過程中出現角度與預定的偏差甚多的問題,避免重復穿刺及出血等穿刺并發癥,減少了患者的治療風險,并且能為青年醫生的快速成長提供幫助。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整體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引導桿的展開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局部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中:1、引導桿A;2、引導桿B;3、球形鉸鏈;4、底盤;5、膠皮貼;6、條形凹槽;7、引導桿。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
請參閱圖1至圖3,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實施例:一種CT引導下穿刺輔助引導器,包括引導桿7,所述引導桿7由引導桿A1和引導桿B2組成,所述引導桿B2安裝在引導桿A1的內部,所述引導桿A1和引導桿B2之間活動安裝有球形鉸鏈3,所述引導桿7底部安裝有底盤4,所述底盤4底部安裝有膠皮貼5,所述底盤4外側開設有條形凹槽6。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臺州市立醫院,未經臺州市立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20120902.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