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汽車副車架總成有效
| 申請號: | 202020120498.6 | 申請日: | 2020-01-19 |
| 公開(公告)號: | CN211943507U | 公開(公告)日: | 2020-11-17 |
| 發明(設計)人: | 吳正南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南方聯成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2D21/15 | 分類號: | B62D21/15;F16N11/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11265 | 代理人: | 石磊 |
| 地址: | 211100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汽車 車架 總成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汽車副車架總成,包括主體,所述主體的數量為兩個,兩個所述主體相互靠近的一端連接有連接桿,且連接桿的數量為三個,右側所述主體中部固定安裝有油桶,所述油桶的頂端開設有進油口,所述油桶內部的底端固定安裝有液面感應器,所述油桶外表面固定安裝有芯片,所述芯片底端固定安裝有微型水泵。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潤滑結構當緩沖彈簧受到壓縮時里面的海綿筒也會受到擠壓使海綿筒內的潤滑油被擠出起到潤滑效果,可通過駕駛室內的操作按鈕進行操作,控制微型水泵啟動,水泵將油桶內部的潤滑油噴出對海綿進行噴灑,海綿吸收潤滑油,并在之后的緩沖流程中被擠壓,然后將潤滑油排出,起到潤滑效果。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副車架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汽車副車架總成。
背景技術
副車架可以看成是前后車橋的骨架,是前后車橋的組成部分。副車架并非完整的車架,只是支承前后車橋、懸掛的支架,使車橋、懸掛通過它再與“正車架”相連,習慣上稱為“副架”,副架的作用是阻隔振動和噪聲,減少其直接進入車廂,所以大多出現在豪華的轎車和越野車上,有些汽車還為引擎裝上副架,傳統的沒有副車架的承載式車身,其懸掛是直接與車身鋼板相連的,因此前后車橋的懸掛搖臂機構都為散件,并非總成,在副車架誕生以后,前后懸掛可以先組裝在副車架上,構成一個車橋總成,然后再將這個總成一同安裝到車身上,但是汽車副車架的緩震方面還有待提高。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汽車副車架總成,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汽車副車架的緩震方面還有待提高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汽車副車架總成,包括主體,所述主體的數量為兩個,兩個所述主體相互靠近的一端連接有連接桿,且連接桿的數量為三個,右側所述主體中部固定安裝有油桶,所述油桶的頂端開設有進油口,所述油桶內部的底端固定安裝有液面感應器,所述油桶外表面固定安裝有芯片,所述芯片底端固定安裝有微型水泵。
優選的,所述連接桿的外表面皆套接有海綿筒。
優選的,所述海綿筒的外表面皆套接有,所述的兩端皆套接有滑塊,且滑塊的數量為每組兩個,所述滑塊皆通過滑桿鉚接于主體內。
優選的,所述微型水泵的底端連接有輸油管,且輸油管的數量為三根,所述輸油管遠離微型水泵的一端皆分布于連接桿的一側。
優選的,所述芯片的輸出端與微型水泵的輸入端電連接,所述液面感應器的輸出端與芯片的輸入端電連接。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過設置緩震結構,當車受到橫向形變時,副車架當中的滑塊受到滑竿的作用向中部移動,擠壓彈簧從而起到緩沖作用,減小了車的橫向晃動,也保護了車的使用壽命,減少用戶的財產損失維護使用著的駕車體驗。
2、通過設置潤滑結構當緩沖彈簧受到壓縮時里面的海綿筒也會受到擠壓使海綿筒內的潤滑油被擠出起到潤滑效果,可通過駕駛室內的操作按鈕進行操作,控制微型水泵啟動,水泵將油桶內部的潤滑油噴出對海綿進行噴灑,海綿吸收潤滑油,并在之后的緩沖流程中被擠壓,然后將潤滑油排出,起到潤滑效果,減少對連接桿的磨損,更方便對連接桿加潤滑油。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正視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油桶正視剖面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連接桿結構正視剖面示意圖。
圖中:1、主體;2、滑塊;3、緩沖彈簧;4、液面感應器;5、滑桿;6、進油口;7、輸油管;8、連接桿;9、海綿筒;10、微型水泵;11、芯片;12、油桶。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南方聯成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經南京南方聯成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20120498.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汽車后驅動橋總成
- 下一篇:一種金屬框風口類過濾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