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汽車減震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020111302.7 | 申請日: | 2020-01-18 |
| 公開(公告)號: | CN211474735U | 公開(公告)日: | 2020-09-11 |
| 發明(設計)人: | 魏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邢臺職業技術學院 |
| 主分類號: | F16F7/104 | 分類號: | F16F7/104;F16F7/10 |
| 代理公司: | 石家莊領皓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13130 | 代理人: | 張婭 |
| 地址: | 054000 *** | 國省代碼: | 河北;1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汽車 減震 裝置 | ||
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技術領域,且公開了一種汽車減震裝置,包括下連接座,所述下連接座的上表面焊接固定有主支撐桿,所述主支撐桿的外表面活動套接有主桿彈簧,所述主支撐桿的上表面焊接固定有下定塊,所述下定塊通過轉銷轉動連接有下緩沖裝置,所述主支撐桿的頂端焊接固定有副支撐桿,所述副支撐桿的外表面活動套接有副桿彈簧,所述副支撐桿的頂端焊接固定有上連接座,所述上連接座的底面焊接固定有上定塊,所述上定塊通過轉銷轉動連接有上緩沖裝置,所述上緩沖裝置與下緩沖裝置之間通過伸縮連桿相連接。該汽車減震裝置,在主支撐桿過載時,通過上緩沖裝置與下緩沖裝置之間的配合,可進一步對車體進行減震。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汽車減震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汽車工業的不斷發展,汽車的速度也越來越高,對其車身穩定性的要求也不斷提高,在汽車經過一些坑洼路面時,常通過車身自身的減震裝置來降低車身所受到的沖擊,但現在常使用的減震裝置大都是通過彈簧與液壓桿之間的配合來工作的,且當車底盤身較重或車速過快時,很容易出現瞬間過載等情況,進而使車身猛烈沖擊,破壞汽車底盤結構。
實用新型內容
(一)解決的技術問題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汽車減震裝置,解決了汽車減震的問題。
(二)技術方案
為實現上述汽車減震的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汽車減震裝置,包括下連接座,所述下連接座的上表面焊接固定有主支撐桿,所述主支撐桿的外表面活動套接有主桿彈簧,所述主支撐桿的上表面焊接固定有下定塊,所述下定塊通過轉銷轉動連接有下緩沖裝置,所述主支撐桿的頂端焊接固定有副支撐桿,所述副支撐桿的外表面活動套接有副桿彈簧,所述副支撐桿的頂端焊接固定有上連接座,所述上連接座的底面焊接固定有上定塊,所述上定塊通過轉銷轉動連接有上緩沖裝置,所述上緩沖裝置與下緩沖裝置之間通過伸縮連桿相連接。
優選的,所述上緩沖裝置包括上緩沖轉塊、外鎖邊、緩沖槽、上滑槽、上滑塊和上緩沖桿,所述上緩沖轉塊通過轉銷與上定塊轉動連接,所述外鎖邊焊接固定在上緩沖轉塊的外表面,所述緩沖槽由兩側的外鎖邊之間的夾槽形成,所述上滑槽開設在上緩沖轉塊的端面,所述上滑塊在上滑槽的內部滑動,所述上緩沖桿焊接固定在上滑塊的底面,所述上緩沖桿遠離上滑塊的一端焊接固定在上滑槽的內部底面,當上緩沖轉塊受到擠壓時向一側轉動,此時上滑塊在上滑槽內滑動,同時上滑塊可帶動伸縮連桿的一端轉動。
優選的,所述下緩沖裝置包括下緩沖轉塊、下滑槽、下滑塊和下緩沖桿,所述下緩沖轉塊通過轉銷與下定塊轉動連接,所述下滑槽開設在下緩沖轉塊的端面,所述下滑塊在下滑槽的內部滑動,所述下緩沖桿焊接固定在下滑塊的上表面,所述下緩沖桿遠離下緩沖塊的一端焊接固定在下滑槽的內部頂面,
優選的,所述緩沖槽與下定塊相適配,當主支撐桿受力過載時,上緩沖轉塊與下緩沖轉塊相互接觸并分別向相反方向轉動,且下緩沖轉塊可在緩沖槽內滑動,同時上滑塊在上滑槽內滑動,下滑塊在下滑槽內滑動,且上滑塊和下滑塊帶動伸縮連桿被壓縮,進而可避免上緩沖轉塊與下緩沖轉塊相互脫離,使上緩沖轉塊與下緩沖轉塊在瞬間受到力時,可降低主支撐桿的帶來的壓力,進而達到減震效果,可作為二次保護裝置使用。
優選的,所述上滑槽和下滑槽的內部側面均開設有側槽,便于分別將上滑塊和下滑塊分別固定在上滑槽和下滑槽內部。
優選的,所述上滑塊和下滑塊的側面分別焊接固定有卡塊,且卡塊可在側槽內滑動,當主支撐桿被壓縮時,副支撐桿可進一步的降低主支撐桿帶來的沖擊,此外,上滑塊和下滑塊通過伸縮連桿相互連接,可減小副支撐桿在被下壓時發生傾斜的可能性,避免副支撐桿發生斷裂。
優選的,在正常狀態下,上緩沖轉塊與下緩沖轉塊不相接觸,可為緩沖做好準備,可減小瞬間受到的沖擊力。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邢臺職業技術學院,未經邢臺職業技術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20111302.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