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雙內冷孔鏜刀有效
| 申請號: | 202020105968.1 | 申請日: | 2020-01-17 |
| 公開(公告)號: | CN211638355U | 公開(公告)日: | 2020-10-09 |
| 發明(設計)人: | 惠子龍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方瀚精密工具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3B27/10 | 分類號: | B23B27/10 |
| 代理公司: | 上海邦德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1312 | 代理人: | 田強 |
| 地址: | 201500 上***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雙內冷孔鏜刀 | ||
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雙內冷孔鏜刀,包括鏜刀本體,所述鏜刀本體包括刀頭和刀柄;所述鏜刀本體上內預設有兩條冷卻道,第一冷卻道連通所述刀頭的首端以及所述刀柄的尾端,第二冷卻道一端靠近所述刀頭設置,另一端連通所述刀柄的尾端,以提出一種切屑排出效果以及冷卻效果俱佳的雙內冷孔鏜刀。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加工家具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雙內冷孔鏜刀。
背景技術
現有小孔鏜刀多為外冷型或單內冷孔型,由于小孔鏜削中孔徑較小,外冷型鏜刀在加工過程中冷卻液完全不起作用,單冷卻孔的鏜刀一般冷卻液通過冷卻孔作用于刀尖,但是冷卻孔一般直徑1mm-1.5mm,通過冷卻孔噴出的冷卻液流量普遍較小,冷卻效果一般,并且對于切屑的排出作用一般。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種切屑排出效果以及冷卻效果俱佳的雙內冷孔鏜刀。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雙內冷孔鏜刀,包括鏜刀本體,所述鏜刀本體包括刀頭和刀柄;
所述鏜刀本體上內預設有兩條冷卻道,第一冷卻道連通所述刀頭的首端以及所述刀柄的尾端,第二冷卻道一端靠近所述刀頭設置,另一端連通所述刀柄的尾端。
優選的,所述刀頭截面的直徑小于所述刀柄截面的直徑,使得所述刀柄與所述刀頭的連接端面之間形成一個落差面;
所述第二冷卻道連通所述落差面和所述刀柄的底面。
優選的,所述刀頭的側壁上預設有一條導流槽;所述導流槽一端連通所述第二冷卻道,所述導流槽的另一端靠近所述刀頭的加工頭設置。
優選的,所述鏜刀本體一體鑄壓成型。
優選的,兩條所述冷卻道的孔直徑均為0.9mm。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優勢之處在于:本實用新型的雙內冷孔鏜刀預設有兩條冷卻道,第一冷卻道連通所述刀頭的首端以及所述刀柄的尾端,第二冷卻道一端靠近所述刀頭設置,另一端連通所述刀柄的尾端;通過第一冷卻道噴射出來的液體噴向工件表面,通過第二冷卻道噴出來的液體經過導流槽導流到刀具的加工頭位置,從而保證冷卻液對刀具以及加工件的精準定位冷卻,從而保證加工刀具的冷卻效果;此外,設置0.9mm的冷卻道,比起傳統的冷卻道孔徑更小,增加了冷卻液的噴射壓力,從而使得冷卻道內的金屬屑得以噴出,不會使得冷卻道堵塞。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雙內冷孔鏜刀的立體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雙內冷孔鏜刀的主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地說明。
如圖1和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雙內冷孔鏜刀,包括鏜刀本體1,鏜刀本體1包括刀頭11和刀柄12;
鏜刀本體1上內預設有兩條冷卻道,第一冷卻道2連通刀頭11的首端以及刀柄12的尾端,第二冷卻道3一端靠近刀頭11設置,另一端連通刀柄12的尾端。
在本實施例中,刀頭11截面的直徑小于刀柄12截面的直徑,使得刀柄12與刀頭11的連接端面之間形成一個落差面;
第二冷卻道3連通落差面和刀柄12的底面。
在本實施例中,刀頭11的側壁上預設有一條導流槽4;導流槽4一端連通第二冷卻道3,導流槽4的另一端靠近刀頭11的加工頭設置。
在本實施例中,鏜刀本體1一體鑄壓成型。
在本實施例中,兩條冷卻道的孔直徑均為0.9m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方瀚精密工具有限公司,未經上海方瀚精密工具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20105968.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建筑施工升降裝置
- 下一篇:一種火龍果種植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