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全自動打孔設備有效
| 申請號: | 202020104509.1 | 申請日: | 2020-01-17 |
| 公開(公告)號: | CN212070471U | 公開(公告)日: | 2020-12-04 |
| 發明(設計)人: | 陳治權;許曉峰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森工家居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3B41/00 | 分類號: | B23B41/00;B23B47/00;B23Q1/25;B23Q5/10;B23Q11/00;B23Q3/08 |
| 代理公司: | 浙江千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裴金華 |
| 地址: | 313000 浙江省湖***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全自動 打孔 設備 | ||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全自動打孔設備,屬于打孔設備技術領域。該全自動打孔設備包括外殼、第一承載臺、第一工作臺、第二工作臺、固定件、打孔件、收集箱、進料口、活性炭和升降件。本實用新型中的固定件將工件固定,打孔件對工件進行打孔,升降件升降第一工作臺以將打孔件,在工件上預設高度處需要進行打孔時,則通過第一液壓缸升降第一工作臺以升降打孔件,這樣方便通過打孔件給工件不同高度處進行打孔,可以進行多種形式的打孔,打孔效率高,在打孔件給工件打孔后形成廢屑和粉塵,收集箱收集廢屑和粉塵,活性炭吸附粉塵,避免粉塵影響設備運行。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打孔設備技術領域,涉及一種全自動打孔設備。
背景技術
百葉窗在生產時需要對百葉條進行鉆孔操作,現在的打孔裝置對百葉條進行打孔時會產生粉塵和碎屑,現有的打孔裝置吸收粉塵的效果并不十分明顯。
中國專利CN209050151U、一種百葉窗用鉆孔設備,包括操作臺,所述操作臺內壁頂部的中部固定連接有推動裝置,所述推動裝置的自由端固定連接有設備外殼。本實用新型解決了現有的百葉窗打孔設備除塵效果一般,無法完全將粉塵清除的問題,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有隔離罩、罩體、耐磨塊、連接塊、滑桿、限位塊和擠壓彈簧,在使用時,當鉆桿與打孔板接觸時,打孔桿與打孔點對位后,隔離罩與打孔板接觸,產生的碎屑被阻隔在隔離罩內,吸塵裝置對產生粉塵進行回收,由于隔離罩與將打孔點產生的灰塵與外部完全隔離,從而能夠將灰塵完全回收,能夠提高粉塵的回收效率,而且幾乎完全將產生的灰塵吸收,較現有的除塵效果更佳突出。上述專利中并沒有對打孔板進行固定,不便于操作,同時打孔裝置不能進行升降,只能在打孔板預設高度處進行打孔。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針對現有的技術存在的上述問題,提供一種全自動打孔設備,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如何提供一種全自動打孔設備。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可通過下列技術方案來實現:
一種全自動打孔設備,用以給工件進行打孔,包括外殼、設置于外殼內的第一承載臺、設置于第一承載臺第一端的第一工作臺、設置于第一承載臺第二端的第二工作臺、設置于第二工作臺頂端、用以將工件固定的固定件、設置于第一工作臺頂端、用以對工件進行打孔的打孔件、設置于第一承載臺內部、用以收集經打孔件在工件上打孔形成的廢屑和粉塵的收集箱、設置于收集箱頂端、位于第一工作臺和第二工作臺之間的進料口、設置于收集箱內、用以吸附粉塵的活性炭和一端連接于第一承載臺第一端、另一端連接于第一工作臺底端中部、用以升降第一工作臺以升降打孔件的升降件。
優選的,所述外殼頂端設有鼓風機,所述收集箱一端設用以降低收集箱內氣壓以將廢屑和粉塵吸入收集箱內的第一真空泵。
優選的,所述升降件為第一液壓缸,所述第一液壓缸上設有連接于第一工作臺底端中部的第一活塞桿。
優選的,所述打孔件包括連接于第一工作臺的第一支撐桿、底端連接于第一支撐桿頂端的第二液壓缸、設置于第二液壓缸的第二活塞桿、連接于第二活塞桿的第一電機、第一鉆桿,所述第一電機通過第一聯軸器連接于第一鉆桿。
優選的,所述固定件包括用以調節工件至預設位置處并將工件的兩端固定的調節結構、用以將工件頂端固定的擠壓結構。
優選的,所述第二工作臺頂端設有用以供工件進行定位的定位槽。
優選的,所述調節結構包括固定于第二工作臺第一端的第一連接管、設置于第一連接管內的第一內螺紋、螺接于第一內螺紋的第一螺桿、固定于第二工作臺第二端的第二連接管、設置于第二連接管內的第二內螺紋、螺接于第二內螺紋的第二螺桿,所述第一螺桿和第二螺桿對稱設置于定位槽的兩端,所述第一螺桿的中心線、第二螺桿的中心線重合,所述第一螺桿垂直于定位槽的中心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森工家居有限公司,未經浙江森工家居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20104509.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