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火龍果栽培架及連棟火龍果種植棚有效
| 申請號: | 202020104002.6 | 申請日: | 2020-01-17 |
| 公開(公告)號: | CN212035081U | 公開(公告)日: | 2020-12-01 |
| 發明(設計)人: | 劉珠琴;沈瀅;沈均波;劉雪峰;趙秀花 | 申請(專利權)人: | 寧波市古城怡景農林開發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G9/12 | 分類號: | A01G9/12;A01G9/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圓嘉禾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385 | 代理人: | 王海燕 |
| 地址: | 315034 浙江***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火龍果 栽培 種植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本火龍果栽培架及連棟火龍果種植棚,涉及火龍果種植技術領域,火龍果栽培架包括立柱、鎖緊裝置、上盤架和下盤架,立柱包括基柱和延伸柱,延伸柱的底端從基柱的頂端插入基柱中,鎖緊裝置用于將延伸柱固定在基柱上,基柱的頂端固定設置有內外雙層的上盤架,上盤架的下方固定設置有下盤架,下盤架用于聚攏植株;連棟火龍果種植棚包括多個種植單元,各種植單元均包括一個拱頂,拱頂中心線的下方和兩相鄰種植單元的連接處設有多個上述的火龍果栽培架。本實用新型中,種植棚中設置帶有內圈和外圈的栽培架,使得可以提高果實品質和種植棚的空間利用率,提高種植棚的抗風能力。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火龍果種植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火龍果栽培架及連棟火龍果種植棚。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批量種植火龍果一般都采用柱式支撐架,即在水泥柱上設置盤架進行種植,但是上述栽培方法中,火龍果的分枝在同一個層面上,互相交叉、重疊,不利于通風和透光,降低了果實品質,而且,下部也沒有設置能夠聚攏植株的聚攏裝置,一般是將火龍果植株綁在立柱上,不利于火龍果植株的生長,此外為了保證通風和透光也使得在大棚內批量種植火龍果時要設置較大的行間距,大棚的空間利用率低。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火龍果栽培架及連棟火龍果種植棚,以解決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提高了果實的品質和產量,提高了種植棚的抗風能力。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火龍果栽培架,包括立柱、鎖緊裝置、上盤架和下盤架,所述立柱包括基柱和延伸柱,所述延伸柱的底端從所述基柱的頂端插入所述基柱中,所述鎖緊裝置用于將所述延伸柱固定在所述基柱上,所述基柱的頂端固定設置有所述上盤架,所述上盤架包括內圈、外圈和連桿,所述連桿的一端與所述基柱的頂端固定連接,所述連桿的另一端與所述外圈固定連接,所述外圈與所述基柱的頂端之間設有所述內圈,所述內圈與所述連桿固定連接,所述上盤架的下方固定設置有下盤架,所述下盤架用于聚攏植株。
優選的,所述上盤架與所述下盤架豎直方向上的距離為500mm~700mm,所述下盤架與所述基柱底端的距離為600mm~800mm。
優選的,所述內圈的直徑為200mm~300mm,所述外圈的直徑為400mm~600mm,所述下盤架的直徑為200mm~300mm。
優選的,所述立柱為鋼質立柱。
優選的,所述上盤架和所述下盤架均為鋼架。
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一種連棟火龍果種植棚,包括多個種植單元,各所述種植單元均包括一個拱頂,所述拱頂中心線的下方設有第一栽培架組,兩相鄰所述種植單元的連接處設有第二栽培架組,所述第一栽培架組和所述第二栽培架組均包括沿所述種植單元長度方向設置的多個上述任意一項的火龍果栽培架,所述第一栽培架組的各所述火龍果栽培架的延伸高度大于所述第二栽培架組的各所述火龍果栽培架的延伸高度,各所述延伸柱的頂端與所述拱頂固定連接。
優選的,沿所述種植單元的長度方向,所述第一栽培架組和所述第二栽培架組的各所述火龍果栽培架的間隔為1.5m~2.0m。
本實用新型相對于現有技術取得了以下技術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寧波市古城怡景農林開發有限公司,未經寧波市古城怡景農林開發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20104002.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鎂砂生產用篩分設備
- 下一篇:一種醇基涂料生產用攪拌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