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濕制程酸霧預處理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2020097951.6 | 申請日: | 2020-01-16 |
| 公開(公告)號: | CN211936289U | 公開(公告)日: | 2020-11-17 |
| 發明(設計)人: | 黃曉許;吳而義;丁可莊;曹珂;史海濤;楊梅 | 申請(專利權)人: | 無錫尚德太陽能電力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D53/40 | 分類號: | B01D53/40;B01D53/78;B01D53/56;B01D53/86 |
| 代理公司: | 無錫市大為專利商標事務所(普通合伙) 32104 | 代理人: | 曹祖良 |
| 地址: | 214028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濕制程酸霧 預處理 系統 | ||
濕制程酸霧預處理系統,包括底部設有進風口、頂部安裝有設有排風口的排風風壓控制層的塔體,從下到上依次設置在塔體腔體內的均可供氣體穿過的第一勻流層、第一級填料層、臭氧催化層、第二勻流層、第二級填料層、除霧層,套裝在塔體底部的水槽,設置在第一級填料層和臭氧催化層之間的第一噴淋頭,設置在第二級填料層和除霧層之間的第二噴淋頭;第一噴淋頭和第二噴淋頭通過設有循環泵的管道與水槽相連通,塔體的側壁上還設有向臭氧催化層通入臭氧的臭氧進氣管道;本裝置輕便體積小安裝方便,在源頭上消除制程過程中產生的酸性廢氣,本裝置能在最小成本消耗的前提下將酸霧凈化并達到排放標準,降低了企業的生產成本。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廢氣處理技術領域,具體為濕制程酸霧預處理系統。
背景技術
酸性廢氣是指霧狀的酸類物質,在空氣中酸霧的顆粒很小,其粒徑約為0.1μm至10μm之間,是介于煙氣與水霧之間的物質,它具有較強的腐蝕性。如果將酸霧直接排放至空氣中極易造成空氣污染。
電池工廠濕制程設備所產生的酸性廢氣主要由硫酸、硝酸、鹽酸、氫氟酸等無機酸所形成的酸霧。目前國內針對酸霧廢氣的凈化方法主要采用噴淋循環法,噴淋循環法是一種較為簡單基礎的廢氣處理方法,根據噴淋洗滌塔內氣體與液體的流動方向,可分為順流、逆流和錯流三種形式。通過液滴與含酸霧氣流的碰撞、接觸,循環堿液中和了廢氣中的酸性成分,以達到凈化酸霧的作用。
常規的處理設備對酸霧的處理存在以下缺陷:
1、目前電池工廠所用到的酸霧凈化塔主要在設施端,主要將產線所有產生酸性廢氣的設備通過酸排管道匯總到一起,經酸排風機吸入酸霧處理塔進行處理,但因其吸收面積過大,需要滿負荷大功率的排風風機才能夠達到負壓標準,且真正吸入酸霧處理塔的酸霧占比較低,大約為2%左右,因而造成處理規模和成本較高;
2、設施噴淋塔所用到的噴淋循環法中的堿液和空氣中酸霧廢氣不夠充分,排放的氣體PH值達不到理想狀態,并且在使用過程中,堿液使用浪費,造成電池工廠生產成本增加;
3、噴淋塔處理不了短時間的大量酸霧,當某個特定時間段內酸霧量增大時,就需要同時開啟較多個噴淋塔,在目前環保要求日趨嚴格的大環境下,可能需要花更高的成本購買新的噴淋塔才能夠達到廢氣排放標準,這對大部分工廠來說將會是較大的開支。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濕制程酸霧預處理系統。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依據本實用新型提出的濕制程酸霧預處理系統,包括底部設有供廢氣通入的進風口11、頂部安裝有設有排風口10的排風風壓控制層9的塔體16,從下到上依次設置在塔體16腔體內內的均可供氣體穿過的第一勻流層3、第一級填料層4、臭氧催化層5、第二勻流層6、第二級填料層7、除霧層 8,套裝在塔體16的底部用于盛放液體同時其內部盛放的液體將塔體16的底部進行密封的水槽1,設置在第一級填料層4和臭氧催化層5之間的第一噴淋頭17,設置在第二級填料層7和除霧層8之間的第二噴淋頭18;第一噴淋頭17和第二噴淋頭18通過設有循環泵12的管道與水槽1相連通,塔體16的側壁上還設有向臭氧催化層5通入臭氧的臭氧進氣管道19。
優選的,水槽1內安裝有用于對水槽內的液體進行加熱的加熱板15以及用于測量水槽內液體酸堿度的PH值檢測裝置13。
優選的,水槽1上還安裝有液位顯示裝置14。
優選的,排風風壓控制層9包括安裝在其內部用于感知塔體16內的壓力的壓力傳感器、安裝在排風風壓控制層9的管路上通過開合度的調節以控制氣體在塔體16內的流動速度以及塔體16腔體內的氣體壓力的蝶閥20。
優選的,第一勻流層3和第二勻流層6均為設有多個毛細通孔的聚丙烯材質的板。
優選的,第一級填料層4、第二級填料層7內填充的均為聚丙烯材質的多面填料球。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無錫尚德太陽能電力有限公司,未經無錫尚德太陽能電力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20097951.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