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新型高效的牡丹種植用可方便施肥的打孔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020076960.7 | 申請日: | 2020-01-09 |
| 公開(公告)號: | CN211557993U | 公開(公告)日: | 2020-09-25 |
| 發明(設計)人: | 范愛平;張文龍;張楷晟;何亮亮;劉早喜 | 申請(專利權)人: | 甘肅盛世牡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C15/12 | 分類號: | A01C15/12;A01C5/04;A01C15/00;A01C15/16;G01G17/00;H02J7/35 |
| 代理公司: | 成都弘毅天承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51230 | 代理人: | 李穎 |
| 地址: | 748300 甘肅*** | 國省代碼: | 甘肅;6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新型 高效 牡丹 種植 方便 施肥 打孔 裝置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新型高效的牡丹種植用可方便施肥的打孔裝置,包括裝置本體和肥料倉,所述裝置本體的頂部中間設有第一電機,且第一電機的底部連接有第二伸縮桿,所述第二伸縮桿的底部設有貫穿裝置本體底部的螺旋槳,所述第一電機的一側設有第二電機,且第二電機的底部連接有貫穿肥料倉的攪拌桿,所述攪拌桿的上設有皮帶輪。本實用新型中,采用兩個肥料倉,可以同時進行施肥,可以施不同的肥料,節省了大量的施肥時間,增加的工作效率,同時攪拌裝置可以防止廢料粘粘在肥料倉的內壁,對施肥造成影響,影響工作效率,同時設有打孔和施肥于一體的結構,可以讓打孔的同時順便將肥料放入孔內,節省時間,具有省時省力的優點。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農業機械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新型高效的牡丹種植用可方便施肥的打孔裝置。
背景技術
牡丹是落葉灌木。莖高達2米;分枝短而粗。葉通常為二回三出復葉,偶爾近枝頂的葉為3小葉;頂生小葉寬卵形,長7-8厘米,寬5.5-7厘米,3裂至中部,裂片不裂或2-3淺裂,表面綠色,無毛,背面淡綠色,有時具白粉,沿葉脈疏生短柔毛或近無毛,小葉柄長1.2-3厘米;側生小葉狹卵形或長圓狀卵形,長4.5-6.5厘米,寬2.5-4厘米,不等2裂至3淺裂或不裂,近無柄;葉柄長5-11厘米,和葉軸均無毛。是中國特有的木本名貴花卉,有數千年的自然生長和1500多年的人工栽培歷史。在牡丹的種植中施肥是重要的環節之一,牡丹種植施肥是當土壤里的營養不能提供植被生長發育所需要時,人為對牡丹進行營養元素補充的行為,保證牡丹能夠快速生長的重要措施。
目前,大部分牡丹種植施肥采用人工挖溝施肥的方法,對牡丹進行施肥。首先需要人工對土壤進行挖溝,然后再向挖好溝的地方撒化肥。采用這種方法工作強度大,工作效率低,而且挖溝很難達相等的深度,撒的化肥很難等量均勻,從而影響對牡丹施肥的效果,所以需要一種新的且方便打孔的牡丹種植用裝置。
實用新型內容
本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新型高效的牡丹種植用可方便施肥的打孔裝置,具備環保節能、省時省力的優點,進而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的問題。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新型高效的牡丹種植用可方便施肥的打孔裝置,包括裝置本體和肥料倉,所述裝置本體的頂部中間設有第一電機,且第一電機的底部連接有第二伸縮桿,所述第二伸縮桿的底部設有貫穿裝置本體底部的螺旋槳,所述第一電機的一側設有第二電機,且第二電機的底部連接有貫穿肥料倉的攪拌桿,所述攪拌桿的上設有皮帶輪,且皮帶輪通過皮帶轉動連接有另一個攪拌桿,所述攪拌桿的兩側設有攪拌槳,且攪拌槳的下方位于肥料倉底部設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上設有電磁閥,且電磁閥的下方位于裝置本體底部內側設有重力感應器。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描述:
所述肥料倉的一側設有進料口,且進料口的一側位于裝置本體的一側設有把手。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描述:
所述第一電機的另一側位于裝置本體的頂部設有蓄電池,且蓄電池的頂部設有太陽能發電裝置。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描述:
所述第二伸縮桿的兩側對稱設有肥料倉,且兩個肥料倉均設有進料口。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描述:
所述攪拌桿上等距對稱設有多個攪拌槳。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描述:
所述裝置本體內側底部的一端設有第一伸縮桿,且第一伸縮桿的一側連接有擋板,所述裝置本體的底部設有減震裝置,且減震裝置的底部設有防滑電動輪。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甘肅盛世牡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經甘肅盛世牡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20076960.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