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用于成型交叉孔的芯軸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2020076410.5 | 申請日: | 2020-01-14 |
| 公開(公告)號: | CN212021124U | 公開(公告)日: | 2020-11-27 |
| 發明(設計)人: | 張紹文;黃佳忠;陳懷焜 | 申請(專利權)人: | 福建群峰機械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8B7/28 | 分類號: | B28B7/28 |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潭思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5221 | 代理人: | 謝世玉 |
| 地址: | 362302 福建省泉州市南安***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成型 交叉 結構 | ||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用于成型交叉孔的芯軸結構,包括若干根用于成型出橫向貫穿孔的縱向芯軸,各縱向芯軸內均安裝有若干個可相對縱向芯軸垂直伸縮的橫向芯軸,各縱向芯軸上的橫向芯軸一一對應設置且橫向芯軸的長度與相鄰兩根縱向芯軸之間的間距相適應以成型出縱向貫穿孔。本實用新型澆筑時,通過移動活動側板,就能帶動橫向芯軸伸出縱向芯軸內,拆模時,反向移動活動側板,帶動橫向芯軸縮進縱向芯軸內,沿縱向芯軸長度方向抽離縱向芯軸,安裝拆卸都很方便。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模具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于成型交叉孔的芯軸結構。
背景技術
現有的建筑施工中多先安裝模板,然后在模板間現場澆注混凝土形成墻體,待墻體達到一定的強度要求后再拆除上述模板。該施工方法工序多、工期長、現場拼裝和拆除模板工作量巨大,且拆除后的模板有相當一部分不能多次重復利用,導致材料浪費。
中國專利號為CN102581939A提供的一種內有交叉孔的預制鋼筋砼空心模板及其立模成型設備,其內設有縱橫相互貫通的孔道,因此在建筑施工現場只需進行少量的板間拼接和澆注即可構建出符合要求的一體的墻體,且施工后無需拆卸,極大地簡化了施工流程、顯著縮短了工期。但成型空心模板的模具零件分散,特別是芯軸結構,一般都是分別在橫、橫向芯軸開孔,然后再將橫、橫向芯軸穿插安裝,使用時往往需要花費較多時間來拼接,并且采用人工手動施工,生產效率低且質量不穩定。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以上不足之處,提供了一種一體式芯軸結構,橫向芯軸可伸縮安裝在縱向芯軸內,通過伸縮橫向芯軸切換芯軸的形態,使用方便,可大大提高生產效率的用于成型交叉孔的芯軸結構。
本實用新型解決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方案是:一種用于成型交叉孔的芯軸結構,包括若干根用于成型出縱向貫穿孔的縱向芯軸,各縱向芯軸內均安裝有若干個可相對縱向芯軸垂直伸縮的橫向芯軸,各縱向芯軸上的橫向芯軸一一對應設置且橫向芯軸的長度與相鄰兩根縱向芯軸之間的間距相適應以成型出橫向貫穿孔。
進一步的,為了方便脫模,降低縱向芯軸的抽芯難度;所述縱向芯軸包括錐度段,所述錐度段的兩端分別形成有小徑端和大徑端,所述錐度段的軸徑由小徑端向大徑端逐漸變大。
進一步的,為了方便在縱向芯軸的兩端設置密封結構,并保證與錐度段的平滑連接;所述縱向芯軸還包括等軸徑的第一平直段和第二平直段,第一平直段和第二平直段分別與小徑端和大徑端連接,且所述第一平直段的軸徑與小徑端的軸徑相等,所述第二平直段與大徑端的軸徑相等。
進一步的,為了形成用于容納橫向芯軸的空腔,實現橫向芯軸的可伸縮設計;所述縱向芯軸由三個固定側板和一個活動側板合圍組成,三個固定側板和一個活動側板中間形成有空心孔,三個固定側板之間固定連接,所述活動側板與相鄰兩個固定側板活動連接且所述活動側板可在空心孔內移動。
進一步地,為了控制同一縱向芯軸內的橫向芯軸同步伸縮,以提高效率,并保證橫向芯軸可以完全縮進空心孔內,避免抽取縱向芯軸時被橫向芯軸干涉到;所述橫向芯軸固定設置在活動側板上,所述橫向芯軸的長度和活動側板的厚度之和與空心孔的橫向孔徑相適應。
進一步地,為了便于撥動活動側板,帶動多個橫向芯軸伸縮;所述活動側板的兩端均設有延伸到空心孔外的撥片,所述撥片的寬度小于活動側板的寬度。
進一步地,為了防止粉塵進入空心孔內;所述縱向芯軸的兩端均設有端蓋。
進一步地,為了安裝端蓋;所述三個固定側板中相對設置的兩個固定側板的兩端均設有用于安裝端蓋的安裝凸緣,所述安裝凸緣由固定側板端部垂直向內延伸設置,且相對設置的兩個固定側板上的安裝凸緣之間形成有與撥片寬度相適應的間隙。
進一步地,為了便于撥動活動側板;所述端蓋上設有限位方孔,活動側板兩端的撥片分別由兩端的限位方孔內穿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福建群峰機械有限公司,未經福建群峰機械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20076410.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