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基于衛星定位通信的集裝箱電子鉛封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020071290.X | 申請日: | 2020-01-14 |
| 公開(公告)號: | CN212402206U | 公開(公告)日: | 2021-01-26 |
| 發明(設計)人: | 姬廣振;肖正分;蔡毅;劉英;楊春華;楊占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兵器科學研究院;北京恒信陸峰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5D90/64 | 分類號: | B65D90/64 |
| 代理公司: | 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公司專利中心 11011 | 代理人: | 趙欣 |
| 地址: | 100089***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衛星 定位 通信 集裝箱 電子 鉛封 裝置 | ||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基于衛星定位通信的集裝箱電子鉛封裝置,包括信息感知終端;信息感知終端固定安裝在箱門上;所述信息感知終端包括定位通信模塊、鉛封機構和感應模塊;定位通信模塊用于將集裝箱的位置發送給管控平臺或手持終端;感應模塊用于采集集裝箱的相關信息并發送給管控平臺或手持終端;鉛封機構通過定位通信模塊將鉛封狀態傳輸至管控平臺或手持終端。本實用新型鉛封模塊中鉛封桿卡住了鉛封塊,鉛封塊卡住橫把手,其中鉛封桿隱藏于內壁,使其抵抗破壞的能力增強。具有指令碼解鉛封,定位跟蹤、無線通信,短報文服務、報警等功能,具備采集裝箱裝具信息、運輸信息、物資信息、環境信息和狀態信息等能力。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集裝箱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基于衛星定位通信的集裝箱電子鉛封裝置。
背景技術
集裝箱是現代物流中重要的運輸載體,而集裝箱運輸過程中的運送、流轉及出入關,驗關環節的管理都需要花費較多的精力和時間,箱內貨物在途安全監控需求日益明顯,尤其是危險品或重要的物資運輸。
較早以前集裝箱主要用鉛質鉛封,后來慢慢改進,有了鋼絲繩封條,掛鎖鎖具,如今也出現了類似于掛鎖的電子智能鎖具或電子鉛封鎖具,雖然智能化的電子鉛封能提供定位信息,相關的物資信息等,但是各有缺點,智能掛鎖是在掛鎖的基礎上升級,將其開鎖方式電子信息化,其外形結構基本無變化,鎖體容易被破壞,會出現鎖不到位,而且強度低,安全得不到保證。電子鉛封鎖具是一次性使用,開一次箱門就要換一個電子鉛封鎖具,花費成本高,且鉛封銷容易被破壞,防盜性能得不到保證。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基于衛星定位通信的集裝箱電子鉛封裝置,解決了現有鉛封裝置鎖體容易被破壞,會出現鎖不到位的問題,還解決了安全強度低,防盜性能不足,智能化程度不高等問題,為集裝箱或廂式貨車運輸提供了可靠的安全保障以及有效的信息化管理支撐技術,能實現有效的跟蹤監控與調度。
為了解決以上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基于衛星定位通信的集裝箱電子鉛封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信息感知終端;信息感知終端固定安裝在箱門上;所述信息感知終端包括定位通信模塊、鉛封機構和感應模塊;定位通信模塊用于將集裝箱的位置發送給管控平臺或手持終端;感應模塊用于采集集裝箱的相關信息并發送給管控平臺或手持終端;鉛封機構通過定位通信模塊將鉛封狀態傳輸至管控平臺或手持終端。
所述鉛封機構8包括座體31、伸縮電磁鐵20、鉛封桿24、鉛封塊26、檢測鐵環23和距離檢測傳感器28;伸縮電磁鐵20、鉛封桿24、鉛封塊26和距離檢測傳感器28均固定在座體31上,鉛封桿24的一端與伸縮電磁鐵20中的芯桿21的外端固定連接,鉛封桿24與芯桿21一起上下移動,鉛封塊26的一端與座體31通過扭簧旋轉連接;鉛封塊26的另一端端部設置有鎖緊槽,用于與鉛封桿24的另一端配合,鉛封塊26另一端側面設置有鉛封凹槽,用于與門鎖的橫把手30的一端外側面的鉛封凸起配合;座體31上設置有鉛封模塊型腔33,用于與門鎖的橫把手30的中部配合;電磁鐵芯桿21上安裝有檢測鐵環23,其檢測鐵環23周邊設置有距離檢測傳感器28,當檢測鐵環23脫離距離檢測傳感器28感知范圍時,即鉛封桿釋放了鉛封塊,檢測鐵環23發出信號,通過定位通信模塊將相關信息傳輸至管控平臺或手持終端。
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鉛封模塊中鉛封桿卡住了鉛封塊,鉛封塊卡住橫把手,其中鉛封桿隱藏于內壁,使其抵抗破壞的能力增強。需要解鉛封時,可由管控平臺下發直接指令碼解鉛封,也可用手持終端感接受管控平臺的指令碼后對該裝置進行解鉛封,提高了安全級別,同時異常解鉛封時報警。電池組模塊設置有外置電源接口,可用手機用移動電源供電進行解鉛封,避免電池組沒電時不能解鉛封的情況;具有指令碼解鉛封,定位跟蹤、無線通信,短報文服務、報警等功能,具備采集裝箱裝具信息、運輸信息、物資信息、環境信息和狀態信息等能力。
附圖說明
圖1為集裝箱門卸掉橫把手鎖件示意圖;
圖2為電子鉛封裝置安裝過程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兵器科學研究院;北京恒信陸峰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未經中國兵器科學研究院;北京恒信陸峰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20071290.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