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避震安全倉的內支撐架體有效
| 申請號: | 202020057233.6 | 申請日: | 2020-01-11 |
| 公開(公告)號: | CN212836878U | 公開(公告)日: | 2021-03-30 |
| 發明(設計)人: | 張峻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張峻華 |
| 主分類號: | E04H1/12 | 分類號: | E04H1/12;E04B1/343;E04B1/24;E04B1/58;E04B1/98;E04H9/02 |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潭思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5221 | 代理人: | 卞勇 |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安全 支撐架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避震安全倉的內支撐架體,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連接的第一側邊支撐架、門支撐架、第二側邊支撐架以及窗支撐架,所述第一側邊支撐架、門支撐架、第二側邊支撐架以及窗支撐架分別與安全倉的外墻體連接。采用上述結構后,將安全倉的四個側邊墻體分別連接在第一側邊支撐架、門支撐架、第二側邊支撐架以及窗支撐架外側,當有重物砸落時,安全倉內部通過內支撐架體支撐,增強側墻體的抗壓能力,防止安全倉的側墻體倒塌損壞。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災害救生裝置技術領域,具體涉及的是一種避震安全倉的內支撐架體。
背景技術
地震又稱地動,是地殼快速釋放能量過程中造成的振動,期間會產生地震波的一種自然現象。地震會使地面、建筑物以及山體受到震動破壞,發生地面塌陷和房屋倒塌等現象,造成大量人員傷亡。
為了避免在地震時被物品砸傷,人們研發出了多種避震安全倉,能夠讓人們在地震時躲入安全倉內,確保自身安全,但是現有的避震安全倉的倉體結構的強度較低,并且結構過于復雜,安裝困難,當有重物砸落時,安全倉的內部減震支撐結構無法支撐重量,導致安全倉的倉體被壓垮倒塌。
有鑒于此,本申請人針對上述問題進行深入研究,遂有本案產生。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避震安全倉的內支撐架體,能夠對倉體起到較強的減震支撐作用,并且結構簡單,拆裝便捷。
為了達成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解決方案是:
一種避震安全倉的內支撐架體,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連接的第一側邊支撐架、門支撐架、第二側邊支撐架以及窗支撐架,所述第一側邊支撐架、門支撐架、第二側邊支撐架以及窗支撐架分別與安全倉的外墻體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側邊支撐架包括豎向設置的第一支撐柱和第二支撐柱、連接于第一支撐柱與第二支撐柱上端的第一頂梁以及連接于第一支撐柱與第二支撐柱之間的第一拉手橫梁,所述第一拉手橫梁平行處于第一頂梁的下方。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撐柱的上表面開設有第一頂梁安裝槽,所述第一支撐柱與第一拉手橫梁連接的一側開設有第一橫梁連接槽,所述第二支撐柱的上表面開設有第二頂梁安裝槽,所述第二支撐柱與第一拉手橫梁連接的一側開設有第二橫梁連接槽,所述第一頂梁具有與第一支撐柱連接的第一頂梁連接端以及與第二支撐柱連接的第二頂梁連接端,所述第一頂梁連接端設有向外延伸的第一頂梁連接榫,所述第二頂梁連接端設有向外延伸的第二頂梁連接榫,所述第一頂梁連接榫嵌入第一頂梁安裝槽連接,所述第二頂梁連接榫嵌入第二頂梁安裝槽連接,所述第一拉手橫梁具有與第一支撐柱連接的第一橫梁連接端以及與第二支撐柱連接的第二橫梁連接端,所述第一橫梁連接端設有第一橫梁連接榫,所述第二橫梁連接端設有第二橫梁連接榫,所述第一橫梁連接榫嵌入第一橫梁連接槽連接,所述第二橫梁連接榫嵌入第二橫梁連接槽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撐柱具有與外墻體貼合的第一支撐柱右側面,所述第一頂梁安裝槽開設在第一支撐柱右側面與第一支撐柱上表面的交界夾角處,所述第一頂梁安裝槽包括水平延伸的第一水平槽壁以及豎直延伸的第一豎直槽壁,所述第一豎直槽壁由第一支撐柱朝第二支撐柱方向延伸并逐漸向第一支撐柱右側面方向傾斜,所述第二支撐柱具有與外墻體貼合的第二支撐柱右側面,所述第二頂梁安裝槽開設在第二支撐柱右側面與第二支撐柱上表面的交界夾角處,所述第二頂梁安裝槽包括水平延伸的第二水平槽壁以及豎直延伸的第二豎直槽壁,所述第二豎直槽壁由第二支撐柱朝第一支撐柱方向延伸并逐漸向第二支撐柱右側面方向傾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張峻華,未經張峻華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20057233.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避震安全倉外墻體固定結構
- 下一篇:一種建筑施工用的鋼筋切斷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