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環保型茶葉炒干機有效
| 申請號: | 202020040485.8 | 申請日: | 2020-01-09 |
| 公開(公告)號: | CN211703445U | 公開(公告)日: | 2020-10-20 |
| 發明(設計)人: | 王柳 | 申請(專利權)人: | 福安市萬豐農業機械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23F3/06 | 分類號: | A23F3/0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55000 福建***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環保 茶葉 炒干機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環保型茶葉炒干機,包括底座、電機和防護筒,所述底座頂部的一側固定安裝有電機,所述底座頂部遠離電機的一側焊接有防護筒,所述防護倉的一側活動安裝有第二轉軸,所述防護筒遠離防護倉的一端通過螺桿連接有密封板,所述防護筒的內部焊接有支撐塊,所述炒干筒主體的外側固定安裝有齒環,所述防護筒內部的一端固定安裝有支撐桿,所述往復絲桿的外側套設有套筒,且套筒的外側焊接有活動耙。該環保型茶葉炒干機,在使用時保證除濕的基礎上可以避免粉塵散播至車間內,且可以對熱量進行回收再利用,增加了其環保性能,以及可以增加茶葉在炒干過程中相對炒干機兩端部的均勻性,進而增加炒干效果。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茶葉加工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環保型茶葉炒干機。
背景技術
茶葉在中國人的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見,它是中國最為主要的傳統飲品之一,隨著中國與世界的不斷交流,茶葉文化在世界上也較為活躍,茶葉在生產過程中需要經過多道工序,炒干就是其中的一種,這道工序主要是將茶葉中多余的水分進一步進行去除,使用的一般是茶葉炒干機,然而現有的茶葉炒干機存在以下問題:
1.現有的茶葉炒干機為了保證良好的除濕效果,內部空氣的流通,其兩端一般都是出于敞開狀態,這就導致茶葉中的部分粉塵容易散播在車間內,對車間內造成一定的污染,且炒干機中的熱量也隨著空氣流通至外部環境而被浪費,進而使其環保性能大大降低;
2.現有的茶葉炒干機往往是通過自身的翻滾來帶動茶葉翻滾,進而使其不斷分散開,增加炒干效果,但是茶葉相對炒干機的兩端部容易出現不均勻情況,進而影響炒干效果。
針對上述問題,急需在現有的茶葉炒干機的基礎上進行創新設計。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環保型茶葉炒干機,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提出現有的茶葉炒干機在使用時容易對車間內環境造成一定不良影響,且熱量利用率較低,不夠環保,以及茶葉相對炒干機的兩端部容易出現不均勻的情況,影響炒干效果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環保型茶葉炒干機,包括底座、電機和防護筒,所述底座頂部的一側固定安裝有電機,且電機的輸出端連接有第一轉軸,并且第一轉軸遠離電機的一端固定安裝有齒輪,所述底座頂部遠離電機的一側焊接有防護筒,且防護筒靠近電機的一端固定安裝有防護倉,所述防護倉的一側活動安裝有第二轉軸,且第二轉軸貫穿防護倉,并且第二轉軸遠離電機的一端安裝有風扇,所述防護筒遠離防護倉的一端通過螺桿連接有密封板,且密封板遠離防護筒的一側固定安裝有軟管,并且軟管與第二轉軸連通,所述防護筒的內部焊接有支撐塊,且支撐塊遠離防護筒的一側活動安裝有炒干筒主體,并且炒干筒主體靠近電機的一端固定安裝有第一過濾板,而且炒干筒主體的另一端活動安裝有第二過濾板,所述炒干筒主體的外側固定安裝有齒環,且炒干筒主體的內壁上焊接有翻炒板主體,所述防護筒內部的一端固定安裝有支撐桿,且支撐桿的邊側焊接有往復絲桿,并且往復絲桿貫穿第一過濾板延伸至炒干筒主體內,所述往復絲桿的外側套設有套筒,且套筒的外側焊接有活動耙。
優選的,所述齒輪貫穿防護筒,且齒輪與齒環為嚙合連接。
優選的,所述第二轉軸的中心軸線與第一轉軸的中心軸線相互平行,且第二轉軸與第一轉軸通過皮帶輪機構連接。
優選的,所述支撐塊相對防護筒的中心軸線等角度均勻分布,且防護筒與炒干筒主體組成相對滑動結構。
優選的,所述套所述第二過濾板的材質為活性炭,且第二過濾板與炒干筒主體為鉸接。
優選的,所述套筒與在往復絲桿上等間距均勻分布,且套筒與往復絲桿為螺紋連接。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該環保型茶葉炒干機,在使用時保證除濕的基礎上可以避免粉塵散播至車間內,且可以對熱量進行回收再利用,增加了其環保性能,以及可以增加茶葉在炒干過程中相對炒干機兩端部的均勻性,進而增加炒干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福安市萬豐農業機械有限公司,未經福安市萬豐農業機械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20040485.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