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小型化多功能手工日化產品料理一體機有效
| 申請號: | 202020025902.1 | 申請日: | 2020-01-07 |
| 公開(公告)號: | CN211833247U | 公開(公告)日: | 2020-11-03 |
| 發明(設計)人: | 王健英;張磊;洪燕龍;胡曉娟;張寶軍;劉保成;王睿瑞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中醫藥大學 |
| 主分類號: | A45D34/00 | 分類號: | A45D34/00;A61M11/00;B67C3/26;B67C3/28 |
| 代理公司: | 北京眾合誠成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鄒仕娟 |
| 地址: | 201203 上***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小型化 多功能 手工 日化 產品 料理 一體機 | ||
1.一種小型化多功能手工日化產品料理一體機,其特征在于,包括殼體(1),所述殼體(1)的頂端設置有霧化器(2),所述殼體(1)的一側設置有凹腔(3),所述凹腔(3)的底部設置有升降臺(4),所述凹腔(3)的頂部設置有澆注組件(5),所述澆注組件(5)的底端設置有容器(6),所述凹腔(3)的頂端且位于所述殼體(1)的側面設置有控制面板(7),所述控制面板(7)內設置有控制單元(14),所述殼體(1)的另一側且與所述凹腔(3)相對一側均設置有推拉門組件(8),所述推拉門組件(8)一側且位于所述殼體(1)內部設置有攪拌器組件(9),所述攪拌器組件(9)的底部設置有感應加熱裝置(10),所述殼體(1)的一側設置有電子秤組件(11),所述殼體(1)的內部中間位置設置有隔板(15),所述隔板(15)的頂端設置有儲液器(16),所述儲液器(16)的頂端設置有若干微型輸液泵(17),所述儲液器(16)內設置有若干精油瓶(25),所述精油瓶(25)的頂部均設置有瓶塞(26),所述微型輸液泵(17)的一端設置有輸液管一(18),且所述輸液管一(18)延伸至所述精油瓶(25)的底部,所述微型輸液泵(17)的頂端設置有若干三通(19),所述三通(19)的一端設置有輸液管二(20),所述輸液管二(20)上設置有電磁閥一(21),且所述輸液管二(20)與所述霧化器(2)相連通,所述三通(19)的另一端設置有輸液管三(22),所述輸液管三(22)上設置有電磁閥二(23),所述電磁閥二(23)的一側設置有流量計(24),且所述輸液管三(22)與所述澆注組件(5)相連通;
其中,所述攪拌器組件(9)與所述電子秤組件(11)的底部均設置有滑板(12),所述滑板(12)的兩端且位于所述殼體(1)上均設置有滑槽(13),所述攪拌器組件(9)包括固定樁(901),所述固定樁(901)的頂端設置有攪拌器(902),且所述攪拌器(902)與所述固定樁(901)之間通過轉軸(903)連接,所述攪拌器(902)的底端設置有伸縮桿(904),所述伸縮桿(904)的底部設置有攪拌架(905);
其中,所述感應加熱裝置(10)包括設置在所述攪拌器組件(9)底部的卡座(1001),所述卡座(1001)內卡接有底座一(1002),所述底座一(1002)的頂端設置有感應加熱墊(1003);
其中,所述電子秤組件(11)包括底座二(1101),所述底座二(1101)的頂端設置有電子秤(1102)。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小型化多功能手工日化產品料理一體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澆注組件(5)包括設置在所述殼體(1)上的澆注頭(501),所述澆注頭(501)的中間設置有錐形圓環(502),所述澆注頭(501)的圓周外側設置有澆口機構(503),所述澆口機構(503)的底端與所述容器(6)相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小型化多功能手工日化產品料理一體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澆注頭(501)的圓周外側中間位置設置有凹槽(504),所述澆注頭(501)的中心設置有流道一(505)。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小型化多功能手工日化產品料理一體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澆口機構(503)包括設置在所述澆注頭(501)圓周外側的連接塊(506),所述連接塊(506)的上開設有階梯孔(507),所述連接塊(506)的頂部設置有楔形塊(508),所述楔形塊(508)遠離所述澆注頭(501)的一端設置有銷釘(509),所述銷釘(509)上設置有彈簧一(510),所述階梯孔(507)的底部設置有浮頭(511),所述浮頭(511)底部圓周外側設置有彈簧二(512),所述浮頭(511)上開設有流道二(513)。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小型化多功能手工日化產品料理一體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臺(4)包括對稱設置有在所述凹腔(3)底部的搖臂一(401),所述搖臂一(401)遠離所述凹腔(3)的一端設置有搖臂二(402),所述搖臂二(402)遠離所述搖臂一(401)的一端設置有升降板(403),且所述搖臂一(401)與所述搖臂二(402)之間通過連接軸(404)相連接,所述連接軸(404)的中間位置均設置有螺母塊(405),兩所述螺母塊(405)之間設置有絲桿(406),所述絲桿(406)的一端設置有把手(407)。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中醫藥大學,未經上海中醫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20025902.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