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激光觸發快速閉合高壓真空開關有效
| 申請號: | 202020003103.4 | 申請日: | 2020-01-02 |
| 公開(公告)號: | CN210693885U | 公開(公告)日: | 2020-06-05 |
| 發明(設計)人: | 廖敏夫;陳占清;段雄英;張虎波;孫文昊;范忠憲;張鳴 | 申請(專利權)人: | 大連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3K17/54 | 分類號: | H03K17/54 |
| 代理公司: | 大連理工大學專利中心 21200 | 代理人: | 溫福雪 |
| 地址: | 116024 遼***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激光 觸發 快速 閉合 高壓 真空開關 | ||
1.一種激光觸發快速閉合高壓真空開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激光觸發快速閉合高壓真空開關包括上接線端子(16)、上絕緣支撐桿(17)、下接線端子(18)、開關組件(19)、下絕緣支撐桿(26)、觸發控制器(27)、機構電源模塊(28)、儲能電容(29)、底座(30)、機構聯動組件和激光觸發系統;
所述的開關組件(19)包括高透鏡片(2)、上端蓋法蘭(3)、上輔助屏蔽罩(4)、空心上導電桿(5)、屏蔽罩(6)、絕緣外殼(7)、帶通光孔靜電極(8)、下電極(9)、觸發材料(10)、下動導電桿(11)、波紋管(12)、下輔助屏蔽罩(13)、下端蓋法蘭(14)和動電極導向桿(15);所述的屏蔽罩(6)為圓筒形,屏蔽罩(6)的外側設置有環形法蘭;所述的絕緣外殼(7)為圓筒形,屏蔽罩(6)通過環形法蘭封接于絕緣外殼(7)內壁;所述的上端蓋法蘭(3)和下端蓋法蘭(14)為凹形殼體結構,分別安裝在絕緣外殼(7)兩端,上端蓋法蘭(3)和下端蓋法蘭(14)中心開有通孔;所述的空心上導電桿(5)和動電極導向桿(15)均為圓筒形,空心上導電桿(5)密封接于上端蓋法蘭(3)的通孔內,空心上導電桿(5)下端位于屏蔽罩(6)內部;動電極導向桿(15)安裝在下端蓋法蘭(14)的通孔內;所述的高透鏡片(2)密封安裝在空心上導電桿(5)中心通孔內;所述的帶通光孔靜電極(8)同軸安裝在空心上導電桿(5)下端、位于屏蔽罩(6)內部,帶通光孔靜電極(8)與空心上導電桿(5)的中心通孔對應的區域均勻開有n+1個通光孔,n為自然數,通光孔軸線與空心上導電桿(5)軸線平行;所述的下動導電桿(11)同軸安裝在動電極導向桿(15)內,下動導電桿(11)上端位于屏蔽罩(6)內部;所述的下電極(9)安裝在下動導電桿(11)上端,與帶通光孔靜電極(8)對稱布置于屏蔽罩(6)內部;所述的下電極(9)與帶通光孔靜電極(8)的通光孔對應的位置處裝有n+1個觸發材料(10),觸發材料(10)與脈沖激光(1)作用產生等離子體導通帶通光孔靜電極(8)和下電極(9)間的真空間隙;所述的觸發材料(10)是鈦與氯化鉀的混合粉末;所述的波紋管(12)套裝在下動導電桿(11)外部,波紋管(12)的兩端分別密封接于下動導電桿(11)和下端蓋法蘭(14)上;所述的上輔助屏蔽罩(4)和下輔助屏蔽罩(13)分別安裝在上端蓋法蘭(3)內表面和下端蓋法蘭(14)內表面,上輔助屏蔽罩(4)環繞在空心上導電桿(5)外部,下輔助屏蔽罩(13)環繞在下動導電桿(11)外部,用于優化間隙內電場分布;
所述的底座(30)為空心箱體結構,觸發控制器(27)、機構電源模塊(28)和儲能電容(29)安裝在底座(30)內部,觸發控制器(27)作為激光觸發快速閉合高壓真空開關的控制器,觸發控制器(27)與機構電源模塊(28)通信連接,機構電源模塊(28)與儲能電容(29)通信連接;
所述的上接線端子(16)和下接線端子(18)均為板形結構,且中心處開有通孔;所述的下接線端子(18)通過多個下絕緣支撐桿(26)安裝固定在底座(30)上方;所述的上接線端子(16)通過多個上絕緣支撐桿(17)安裝固定在下接線端子(18)上方;所述的開關組件(19)通過上接線端子(16)和下接線端子(18)夾持固定,空心上導電桿(5)同軸穿過上接線端子(16)的通孔,且上端蓋法蘭(3)與上接線端子(16)等電位連接;所述動電極導向桿(15)同軸穿過下接線端子(18)的通孔,下端蓋法蘭(14)與下接線端子(18)等電位連接;
所述的機構聯動組件包括軟連接排線(20)、接線排(21)、絕緣拉桿(22)、超程簧(23)、超程連接件(24)和快速操動機構(25);所述的快速操動機構(25)安裝在底座(30)上部;所述的超程連接件(24)安裝在快速操動機構(25)的上動端,超程連接件(24)經超程簧(23)與絕緣拉桿(22)連接,用于調整快速操動機構(25)的機械運動穩定性;所述的接線排(21)為導電圓盤,固定安裝在絕緣拉桿(22)與下動導電桿(11)之間;所述的接線排(21)經軟連接排線(20)與下接線端子(18)固定連接,用于導通開關組件(19)上的大電流;
所述的激光觸發系統包括激光器(31)、激光器電源(32)、通信光纖(33)和觸發光路,所述的觸發光路分為空間光觸發光路和能量光纖觸發光路,根據條件按需選擇;所述的激光器電源(32)通過通信光纖(33)與觸發控制器(27)通信連接,觸發控制器(27)向激光器電源(32)發送指令控制激光器(31)輸出脈沖激光(1);
所述的空間光觸發系統包括密封鏡片(34)、分光鏡筒(35)、全反鏡片(36)和分光鏡片(37)組成的n組分光鏡片組、n+1個聚焦鏡片(38);所述的分光鏡筒(35)為空心圓柱,其上端面中心開有一個通孔,上端面的通孔處安裝密封鏡片(34),下端面開有n+1個通孔,下端面的通孔處安裝n+1個聚焦鏡片(38);所述的分光鏡筒(35)安裝在上接線端子(16)上部,聚焦鏡片(38)與帶通光孔靜電極(8)上的通光孔對齊;所述的激光器(31)輸出脈沖激光(1)經空間光傳輸后,沿分光鏡筒(35)軸心線通過密封鏡片(34)輸入分光鏡筒內,激光器(31)與分光鏡筒(35)之間保持絕緣;每組全反鏡片(36)和分光鏡片(37)平行安裝在分光鏡筒(35)內;第一組鏡片組的分光鏡片(37)與穿過密封鏡片(34)的脈沖激光(1)夾角為45°,脈沖激光(1)照射在分光鏡片(37)后分成兩路脈沖激光(1),一路穿過分光鏡片(37)并且方向與原脈沖激光(1)同向,另一路發生90°偏轉照射在全反鏡片(36)上,照射在全反鏡片(36)上的脈沖激光(1)發生90°的二次偏轉后與原脈沖激光(1)同向;根據需要設置的其他n-1組鏡片組依次設置,每組鏡片組將單路脈沖激光(1)轉化成雙路同向脈沖激光(1),n組鏡片組將單路脈沖激光(1)轉換成n+1路脈沖激光(1),n+1路脈沖激光(1)依次穿過聚焦鏡片(38)、高透鏡片(2)和帶通光孔靜電極(8)照射在觸發材料(10)表面;
所述的能量光纖觸發系統包括密封鏡片(34)、n組分光鏡片組、n+1個聚焦鏡片(38)、光纖耦合鏡筒(39)、n+1根能量光纖(40)、準直聚焦鏡筒(41)、n+1個準直鏡片(42)和n+1個光纖聚焦鏡片(43);所述的光纖耦合鏡筒(39)為空心圓柱形,其上端面中心處開有一個通孔,用于安裝密封鏡片(34),下端面開有n+1個通孔,用于插接能量光纖(40);光纖耦合鏡筒(39)安裝在激光器(31)的激光出口處,光纖耦合鏡筒(39)的軸線與激光器(31)輸出的脈沖激光(1)重合,脈沖激光(1)穿過密封鏡片(34)進入到光纖耦合鏡筒(39)內部;所述的分光鏡片組與空間光觸發系統的分光鏡片組相同,也包括全反鏡片(36)和分光鏡片(37),全反鏡片(36)和分光鏡片(37)平行安裝在光纖耦合鏡筒(39)內部;第一組鏡片組的分光鏡片(37)與穿過密封鏡片(34)的脈沖激光(1)夾角為45°,脈沖激光(1)照射在分光鏡片(37)后分成兩路脈沖激光(1),一路穿過分光鏡片(37)并且方向與原脈沖激光(1)同向,另一路發生90°偏轉照射在全反鏡片(36)上,照射在全反鏡片(36)上的脈沖激光(1)發生90°的二次偏轉后與原脈沖激光(1)同向;根據需要設置的其他n-1組鏡片組依次設置,每組鏡片組將單路脈沖激光(1)轉化成雙路同向脈沖激光(1),n組鏡片組將單路脈沖激光(1)轉換成n+1路脈沖激光(1),n+1路脈沖激光(1)通過對應的聚焦鏡片(38)聚焦后耦合輸入到n+1根能量光纖(40)內,通過能量光纖傳輸脈沖激光(1);所述的準直聚焦鏡筒(41)為空心圓柱,其兩端均開有對應的n+1個通孔,一端的通孔用于插接能量光纖(40),另一端的通孔內側密封安裝光纖聚焦鏡片(43),準直聚焦鏡筒(41)安裝在上接線端子(16)上部,準直聚焦鏡筒(41)的通孔與帶通光孔靜電極(8)上的通光孔對齊;所述的能量光纖(40)的保護管為絕緣材料,光纖一端插接在光纖耦合鏡筒(39)的通孔處,另一端插接在準直聚焦鏡筒(41)端面的通孔處;所述的準直鏡片(42)安裝在準直聚焦鏡筒(41)內部,準直鏡片(42)與光纖聚焦鏡片(43)對齊;n+1根能量光纖(40)傳輸的多路脈沖激光(1)輸入準直聚焦鏡筒(41)后,經準直鏡片(42)和光纖聚焦鏡片(43)準直、聚焦后輸出,依次穿過高透鏡片(2)和帶通光孔靜電極(8)照射在觸發材料(10)表面。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激光觸發快速閉合高壓真空開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n組分光鏡片組中分光鏡片(37)的分光比例不同,由上至下依次為n:1、(n-1):1、(n-2):1···2:1、1:1,將射入鏡筒的脈沖激光(1)均勻等分為n+1束平行脈沖激光(1)。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大連理工大學,未經大連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20003103.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智能接收投標資料系統
- 下一篇:一種選擇性固井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