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錳結核采集飛船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644735.X | 申請日: | 2020-12-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776961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7-21 |
| 發明(設計)人: | 李新亞 | 申請(專利權)人: | 李新亞 |
| 主分類號: | B63C11/52 | 分類號: | B63C11/52;B63H21/17;B63B45/00;B63B1/24;B63B17/00;B63H5/07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22800***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結核 采集 飛船 | ||
本發明涉及一種錳結核采集飛船,含船體(1)、導引裝置和采集裝置。船體(1)上設置了船翼(5)、垂直尾翼(6)和水平尾翼(7),提高了船體(1)在水中運動時的穩定性和可操縱性;導引裝置的鏟板(15)先撞擊錳結核使之松動后,轉板(18)再將松動了的錳結核推到鏟板(15)和弧板(14)上,降低了采集的難度,提高了采集效率;船體(1)將采集的大量錳結核直接運輸到海面上再卸載,較分批吊運,大大簡化了操作程序和結構,受海況的影響也顯著減少;錳結核采集飛船不分白天黑夜每天24小時可連續工作,其一年的采集量非常可觀。本發明為實現海底錳結核的采集提供了一種原始創新技術方案。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錳結核采集飛船,尤其是能夠從海底采集錳結核并將采集的錳結核運輸到海面再卸載的錳結核采集飛船。
背景技術
海洋中錳結核總儲量達3萬億噸,大多數分布在2000-6000米深海底,其中位于4000?-6000米深處的品質最優。
如何將深海中的錳結核采集,采集后如何運送到陸地,這是當前需要解決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能夠從海底采集錳結核,并將采集的錳結核運輸到海面再卸載的錳結核采集飛船。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錳結核采集飛船,其含船體、導引裝置和采集裝置。
該船體,其在海面上時停在岸邊或母船向水中伸出的傾斜滑道上,其含舷板、船底、船艙、船翼、垂直尾翼、水平尾翼、照明攝像裝置和推進裝置。
該舷板,其為豎直板,其后端面與其水平頂面或水平底面垂直,其前端面分為相互連接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其上端面與其頂面垂直,其下端面與其底面的夾角大于90°;該船體上有兩塊舷板,這兩舷板分居該船體的兩側。
該船底,其為水平矩形板,其縱向長度小于舷板底面的縱向長度,其前部有多個豎直漏水孔;該船底,其兩側向面分別與相應位置的這兩舷板的兩內側向面固定連接,其底面分別與這兩舷板的底面齊平,其后端面分別與這兩舷板的后端面齊平。
該船艙,其位于該船底上最后面漏水孔的后方,其由水平矩形頂板、豎直矩形前艙壁、豎直矩形后艙壁和相應位置的該船底以及相應位置的這兩舷板圍成長方體形密封內腔;該頂板上有供人員或物資進出該內腔的且可用艙蓋嚴密封蓋的艙口;該內腔中放置電池;該錳結核采集飛船若為人員操控,則操控人員位于該內腔中,若為智能操控,則智能操控設備位于該內腔中。
該船體上有一對船翼,這一對船翼的結構和功能類似于飛機上的一對機翼,其產生的升力支持該船體在水中潛行,又使該船體具有橫側穩定性;這一對船翼的兩船翼,其內端面分別與這舷板縱向中部上方的外側向面固定連接。
該垂直尾翼的結構和功能類似于飛機的垂直尾翼,其沿縱向豎立在該船艙頂板后部上表面的橫向中央,其底面與相應位置的該頂板的上表面固定連接;當該船體受到水流擾動發生偏轉時,該垂直尾翼產生阻礙偏轉的力矩,使該船體恢復原來的運動狀態;該操控人員或該智能操控設備通過調節該垂直尾翼,可對該船體進行航向操縱。
該船體上有一對水平尾翼;這一對水平尾翼,其結構和功能類似于飛機上的一對水平尾翼,其使該船體在俯仰方向上具有靜穩定性,該操控人員或該智能操控設備通過調節這一對水平尾翼,還能對該船體的俯仰進行操縱;這一對水平尾翼的兩水平尾翼,其兩內端面分別與這舷板后端上轉角處的外側向面固定連接。
該照明攝像裝置由撐桿、探照燈和攝像機組成。
該撐桿的橫斷面為矩形;兩撐桿,其后端的內側向面分別與這兩舷板前端上轉角處的外側向面固定連接,其前端分別從這兩舷板的上端面向前方伸出。
兩探照燈,其分別固定安裝在這兩撐桿前端附近的下表面上,其共同探照所述船底前方海底的地形和錳結核的分布情況。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李新亞,未經李新亞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644735.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