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多相流混輸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641904.4 | 申請日: | 2020-12-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278867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4-05 |
| 發明(設計)人: | 官天日;任鵬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管輔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山東管輔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7D1/00 | 分類號: | F17D1/00;F17D3/01 |
| 代理公司: | 深圳紫藤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4570 | 代理人: | 官建紅 |
| 地址: | 510620 廣東省***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多相 流混輸 裝置 | ||
本申請提供一種多相流混輸裝置,包括第一罐體、第二罐體、以及換向機構;所述換向機構包括第一動力機構和第二動力機構,所述第一動力機構與所述第二動力機構于液體在所述第一罐體和所述第二罐體之間換向流動時交替切換運行。本申請通過在所述換向機構中設置第一動力機構和第二動力機構,所述第一動力機構與所述第二動力機構于液體在所述第一罐體和所述第二罐體之間換向流動時交替切換運行從而使所述第一罐體和所述第二罐體交替形成真空吸入腔和/或者壓縮排出腔,相比現有多相流混輸裝置,其換向過程中不需要設置電磁閥組或電磁換向閥切換動力泵的進、出口流向,可顯著提高多相流混輸裝置的操控性和穩定性。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流體輸送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多相流混輸裝置。
背景技術
原油產出物主要是油、水、氣的混合物,同時還含有少量的泥沙,是一種多相混合物。油田油氣采輸的傳統工藝是先將油、氣、水分離,再用油泵、水泵、壓縮機分別輸送,存在工藝流程復雜,投資大、運行維護困難等缺點。
多相流混輸技術是近年來發展起來的一種高效、經濟的泵送技術,是國內外油田采輸技術的發展趨勢。多相流輸送對設備的穩定性要求非常高,需要能夠長時間穩定運行。中國專利CN109114433A公開了一種多相流混輸裝置,其通過一個動力泵與電磁閥組或電磁換向閥配合驅動液體往復循環,工作過程中需要控制電磁閥組或電磁換向閥的開啟和關閉自動切換動力泵的進、出口流向以實現換向和連續輸送。由于換向過程中電磁閥組或電磁換向閥需要承受較大的液擊,對電磁閥組或電磁換向閥的質量和控制精度要求較高,從而導致多相流混輸裝置的操控性和穩定性不太理想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申請提供一種多相流混輸裝置,可以解決現有多相流混輸裝置在換向時電磁閥組或電磁換向閥需要承受較大的液擊,對電磁閥組或電磁換向閥的質量和控制精度要求較高,從而導致多相流混輸裝置的操控性和穩定性不太理想的問題。
本申請提供一種多相流混輸裝置,包括第一罐體、第二罐體、以及換向機構;
所述換向機構驅動所述第一罐體和所述第二罐體中的液體往復循環,使所述第一罐體和所述第二罐體交替形成真空吸入腔和/或者壓縮排出腔,以實現對液體、氣體或者氣液混合物的連續混合輸送;
所述換向機構包括第一動力機構和第二動力機構,所述第一動力機構與所述第二動力機構于液體在所述第一罐體和所述第二罐體之間換向流動時交替切換運行。
在本申請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第一動力機構與所述第二動力機構分別獨立并行連接于所述第一罐體和所述第二罐體之間。
在本申請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第一動力機構運行時將位于所述第一罐體內的液體泵送至所述第二罐體內,所述第二動力機構運行時將位于所述第二罐體內的液體泵送至所述第一罐體內。
在本申請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第一動力機構包括第一動力泵、第一管線、以及第一控制閥,所述第一管線連通所述第一罐體、所述第二罐體和所述第一動力泵,所述第一控制閥設置在所述第一管線上,用于導通或關閉所述第一管線。
在本申請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第二動力機構包括第二動力泵、第二管線、以及第二控制閥,所述第二管線連通所述第一罐體、所述第二罐體和所述第二動力泵,所述第二控制閥設置在相應的所述第二管線上,用于導通或關閉所述第二管線。
在本申請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第一管線導通,所述第二管線關閉,所述第一動力泵將位于所述第一罐體內的液體泵送至所述第二罐體內;或
所述第一管線關閉,所述第二管線導通,所述第二動力泵將位于所述第二罐體內的液體泵送至所述第一罐體內。
在本申請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第一罐體上設有第一循環液入口和第一循環液出口,所述第一循環液入口與所述第一循環液出口的高度差大于零;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管輔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山東管輔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廣東管輔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山東管輔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641904.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