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聚酯廢水處理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641604.6 | 申請日: | 2020-12-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830597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5-25 |
| 發明(設計)人: | 何蕾;林曉洋 | 申請(專利權)人: | 何蕾 |
| 主分類號: | C02F9/04 | 分類號: | C02F9/04;C02F1/72;C02F3/30;C02F103/38;C02F101/34 |
| 代理公司: | 深圳眾鼎專利商標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4325 | 代理人: | 譚果林 |
| 地址: | 510000 廣東省***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聚酯 廢水處理 方法 | ||
為克服現有技術中對含PTA的聚酯生產廢水進行處理的方法不環保、效果差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聚酯廢水處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驟:S1、將待處理的廢水預熱;S2、在溫度為220℃?270℃、壓力為3.0?6.0Mpa,且催化條件下,對廢水氧化處理2h?6h,得到氣液混合物;S3、將氣液混合物進行氣液分離,得到氣態氧化產物和氧化液;對所述氣態氧化產物和氧化液進行降溫處理,然后過濾,得到濾清液;S4、對濾清液進行生化調節、硝化和反硝化處理。本發明提供的聚酯廢水處理方法可高效的對含PTA的聚酯生產廢水進行處理,可生化性良好。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聚酯廢水處理方法,尤其是一種聚酯樹脂生產廢水的處理方法。
背景技術
聚酯樹脂是一大類化工產品統稱,分為不飽和樹脂與飽和樹脂兩種類型,是油漆/涂料/玻璃鋼/油墨等使用的基本原料,我國聚酯樹脂的年產量為數百萬噸,廢水產出總量每年估計在80萬噸以上,因此解決好聚酯樹脂生產過程所產生的廢水的環保處理難題對于維護我國生態水環境意義重大。
聚酯樹脂中各細分品類的生產過程基本相同,即前段酯化形成單體,后段單體縮聚成不同分子量的高分子樹脂產品。縮聚過程通常不產生廢水,酯化過程是-OH與-COOH的酯化反應,不可避免產生酯化反應從而生成水。由于酯化反應多數在負壓條件下進行,而酯化反應生成的水分從反應物料逸出的過程中會不可避免的夾帶反應物料,從而形成含高濃度有機物的生產廢水,廢水COD濃度在20000mg/L---100000mg/L之間,需要進行環保處理達標后方可排放。
聚酯樹脂的酯化反應是在對苯二甲酸(PTA)與有機醇(一元醇或多元醇)中進行,酯化反應水中夾帶的酸性污染物主要是PTA,PTA是不可生化處理的化學物質,會造成聚酯生產過程中酯化廢水難以通過生化處理而達標排放。如果通過大水量稀釋達標后排放到自然水體中,由于PTA的不可生物降解特性,勢必會帶來長期的水環境富集性生態危害。
傳統的有機物降解手段,如Fenton氧化對PTA的降解效果只有20%左右,混凝去除效果也不超過15%。鑒于聚酯生產廢水中的PTA用常規降解手段難以降解,又不可生化處理,更多的文獻報道采用資源化治理的技術路線,即采用共沸蒸餾或精餾工藝回收廢水中的有機醇,如華東理工大學齊鳴齋等人對高濃度的不飽和聚酯生產廢水采用精餾回收有用的化學品,對釜殘進行焚燒的辦法進行處理,發明專利CN201210043945.2也是采用蒸餾和精餾,輔之中和PTA成鹽的辦法進行聚酯樹脂廢水進行處理。由于蒸餾或精餾都存在大量的水汽化,因此能耗較高,難以推廣,稀釋排放處理在嚴格的環保管控下是不允許的。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現有技術中對含PTA的聚酯生產廢水進行處理的方法不環保、效果差的問題,提供一種聚酯廢水處理方法。
本發明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提供一種聚酯廢水處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S1、將待處理的廢水預熱;
S2、在溫度為220℃-270℃、壓力為3.0-6.0Mpa,且催化條件下,對廢水氧化處理2h-6h,得到氣液混合物;
S3、將氣液混合物進行氣液分離,得到氣態氧化產物和氧化液;對所述氣態氧化產物和氧化液進行降溫處理,然后過濾,得到濾清液;
S4、對濾清液進行生化調節、硝化和反硝化處理。
本發明提供的廢水處理方法在較高溫度和壓力條件且保持物料液相狀態下進行有機物的降解,能降解常規手段難以降解的難降解有機物(例如PTA),且處理過程基本沒有相變,氧化反應熱可被回收利用,相對有機物焚燒去除技術,去除單位COD的能耗不足其5%,而且在處理過程中無二噁英處理等工程難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何蕾,未經何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641604.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