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智能電子鎖防盜系統及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641331.5 | 申請日: | 2020-12-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837449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5-25 |
| 發明(設計)人: | 李昕宇 | 申請(專利權)人: | 荊門市思維智能科技發展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7C9/00 | 分類號: | G07C9/00 |
| 代理公司: | 武漢智嘉聯合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2231 | 代理人: | 黃君軍 |
| 地址: | 448000 湖北省荊門市掇***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智能 電子鎖 防盜 系統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一種智能電子鎖防盜系統及方法,所述系統包括電子鎖模塊、控制模塊、聲音采集模塊、聲音處理模塊、圖像獲取模塊及數據庫模塊;所述聲音采集模塊用于采集門體附近的聲音信號;聲音處理模塊用于將聲音信號與數據庫模塊中用戶的聲音信號進行匹配,若匹配成功,則向圖像獲取模塊發送啟動信號;圖像獲取模塊用于在收到啟動信號后,獲取紅外熱掃描圖像,并將紅外熱掃描圖像與數據庫模塊中用戶的紅外熱掃描圖像進行匹配,若匹配成功,則向控制模塊發送使能信號;控制模塊用于在接收到使能信號后,向電子鎖模塊發送開啟信號;電子鎖模塊在收到開啟信號后解鎖門體。本發明提供的智能電子鎖防盜系統,提高了智能電子鎖可靠性。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智能電子鎖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智能電子鎖防盜系統及方法。
背景技術
城市人口不斷增長,智能安防、居住安全等領域越來越受到重視。現在一般家庭和公司使用的機械門鎖仍然是主流產品,無論是簡單結構還是復雜結構,盜竊者總是可以利用各種手段打開門鎖,讓人防不勝防。于是便出現了電子密碼鎖,尤其是具有防盜報警功能的電子密碼鎖代替傳統的機械門鎖,克服了機械門鎖安全性能差。
在傳統電子密碼鎖中數字密碼鎖是比較常見的一種,廣泛應用于某些家庭、旅館或者辦公寫字樓中,開啟數字密碼鎖時用的是用戶設置的多位數字。但是隨著電子密碼鎖的不斷應用,人們發現在用戶設置或者輸入數字密碼時,容易造成密碼泄漏。
取代電子密碼鎖是人臉鎖或者指紋鎖,但是指紋識別技術使用指紋時都會在指紋采集頭上留下用戶的指紋印痕,而這些指紋痕跡是可以復制的,同樣,人臉也是可以通過照片或者其他立體人臉進行復制和仿造。現有這些智能電子鎖可靠性不高,存在安全隱患。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種智能電子鎖防盜系統及方法,用以解決現有智能電子鎖可靠性不高的問題。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智能電子鎖防盜系統,包括電子鎖模塊、控制模塊、聲音采集模塊、聲音處理模塊、圖像獲取模塊及數據庫模塊;
所述聲音采集模塊用于采集門體附近的聲音信號;所述數據庫模塊用于存儲用戶的聲音信號及用戶的紅外熱掃描圖像;
所述聲音處理模塊用于將所述聲音信號與數據庫模塊中用戶的聲音信號進行匹配,若匹配成功,則向圖像獲取模塊發送啟動信號;
所述圖像獲取模塊用于在收到啟動信號后,獲取紅外熱掃描圖像,并將所述紅外熱掃描圖像與數據庫模塊中用戶的紅外熱掃描圖像進行匹配,若匹配成功,則向控制模塊發送使能信號;
所述控制模塊用于在接收到所述使能信號后,向電子鎖模塊發送開啟信號;所述電子鎖模塊在收到開啟信號后解鎖門體。
進一步地,所述聲音處理模塊將所述聲音信號與數據庫模塊中用戶的聲音信號進行匹配,具體包括:
所述聲音處理模塊對所述聲音信號進行采樣,將采樣后的聲音信號轉換為電信號,將所述電信號與數據庫模塊中用戶的聲音信號對應的電信號進行匹配。
進一步地,所述智能電子鎖防盜系統還包括移動通信模塊,所述移動通信模塊通過無線網絡與所述控制模塊連接,所述移動通信模塊用于向控制模塊發送解鎖或者鎖住信號,所述控制模塊在接收到解鎖或者鎖住信號后,控制電子鎖模塊解鎖或者鎖住門體。
進一步地,所述智能電子鎖防盜系統還包括無線網絡模塊,所述無線網絡模塊用于給移動通信模塊及所述控制模塊提供局域網。
進一步地,所述智能電子鎖防盜系統還包括距離探測模塊及報警裝置,當所述聲音信號與數據庫模塊中用戶的聲音信號匹配失敗或者所述紅外熱掃描圖像與數據庫模塊中用戶的紅外熱掃描圖像匹配失敗時,距離探測模塊啟動,所述距離探測模塊用于獲取人體與電子鎖模塊的距離,若人體與電子鎖模塊的距離小于預設值,則所述距離探測模塊向報警裝置,發送報警信號;所述報警裝置收到所述報警信號后進行報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荊門市思維智能科技發展有限責任公司,未經荊門市思維智能科技發展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641331.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