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智能電表數據跳傳鏈路的數據傳輸方法及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641282.5 | 申請日: | 2020-12-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804118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1-31 |
| 發明(設計)人: | 唐瑞波;陳名峰;劉毅;李瑋棠;馬鳳鳴;陳杰文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州技象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L67/12 | 分類號: | H04L67/12;H04L9/40;H04L43/50;G16Y10/35;G16Y10/75;G16Y30/10;G16Y40/5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澤方譽航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884 | 代理人: | 唐明磊 |
| 地址: | 510000 廣東省廣州市海珠區新***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智能 電表 數據 跳傳鏈路 數據傳輸 方法 裝置 | ||
1.一種基于智能電表數據跳傳鏈路的數據傳輸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數據管理節點根據區域位置將各個智能電表劃分為多個電表分組,接收所述電表分組中各個智能電表發送的測試信號,基于所述測試信號確定對應的信號質量參數,基于所述信號質量參數從所述電表分組中選擇一個智能電表作為主節點,對應所述主節點構建所述電表分組中各個智能電表的數據跳傳鏈路,將所述數據跳傳鏈路發送至對應的所述電表分組中的各個智能電表,并為所述主節點配置對應的會話密鑰,所述數據跳傳鏈路標識了對應的所述電表分組中各個智能電表的數據跳傳對象,用于匯總所述電表分組的各個智能電表的業務數據至所述主節點;每隔一個設定的會話安全管理周期,所述數據管理節點更新各個所述會話密鑰至對應的所述主節點;
基于各個所述電表分組的智能電表數量為各個對應的所述主節點分配信道傳送資源,用于各個所述主節點的業務數據傳輸;
所述電表分組的各個智能電表在進行業務數據上傳時,基于對應的所述數據跳傳鏈路跳傳業務數據至所述主節點,所述主節點匯總各個智能電表的業務數據,使用所述會話密鑰加密業務數據,并基于所述信道傳送資源將業務數據傳輸至所述數據管理節點;
所述數據管理節點接收各個所述主節點發送的業務數據,基于對應業務數據的信號質量參數檢測結果或誤碼率檢測結果修改相應的所述數據跳傳鏈路;
基于設定時段各個所述主節點上傳的業務數據統計各個電表分組的業務量,根據所述業務量修改各個所述主節點的信道傳送資源分配權重;
基于對應業務數據的信號質量參數檢測結果或誤碼率檢測結果修改相應的所述數據跳傳鏈路,包括:
連續設定次數檢測到對應業務數據的信號質量參數檢測結果低于設定的信號質量閾值,或者對應業務數據的誤碼率檢測結果達到設定的誤碼率閾值,重新從對應的所述電表分組中選擇一個智能電表作為新的所述主節點,并基于新的所述主節點修改相應的所述數據跳傳鏈路;
信號質量參數的計算公式為:
f=ω1P+ω2d1+ω3h+ω4d2
其中,f為信號質量參數值,P為信號接收功率,d1為信號接收強度,h為信道瞬時質量值,d2為干擾信號強度,ω1,ω2,ω3和ω4分別為對應的影響因子,影響因子根據實際測驗確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智能電表數據跳傳鏈路的數據傳輸方法,其特征在于,對應所述主節點構建所述電表分組中各個智能電表的數據跳傳鏈路,包括:
根據各個智能電表與所述主節點的距離選擇各個智能電表的數據跳傳對象并構建對應的數據跳傳鏈路。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智能電表數據跳傳鏈路的數據傳輸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信號質量參數從所述電表分組中選擇一個智能電表作為主節點,對應所述主節點構建所述電表分組中各個智能電表的數據跳傳鏈路之后,還包括:
每隔一個測試周期所述數據管理節點重新進行所述電表分組各個智能電表的信號測試,并基于新的信號測試結果重新構建新的數據跳傳鏈路。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智能電表數據跳傳鏈路的數據傳輸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對應的所述數據跳傳鏈路跳傳業務數據至所述主節點,還包括:
各個智能電表在業務數據中添加自身身份標識,并基于對應的所述數據跳傳鏈路跳傳業務數據至所述主節點。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州技象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廣州技象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641282.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數據系統、接收設備和數據讀取方法
- 數據記錄方法、數據記錄裝置、數據記錄媒體、數據重播方法和數據重播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發送系統、數據發送裝置以及數據結構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及數據系統
- 數據嵌入裝置、數據嵌入方法、數據提取裝置及數據提取方法
- 數據管理裝置、數據編輯裝置、數據閱覽裝置、數據管理方法、數據編輯方法以及數據閱覽方法
- 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設備、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方法
- 數據發送裝置、數據接收裝置、數據收發系統、數據發送方法、數據接收方法和數據收發方法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