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低溫環境的微生物有機復合肥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641009.2 | 申請日: | 2020-12-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624854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4-09 |
| 發明(設計)人: | 毛愛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湖北莊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5G3/00 | 分類號: | C05G3/00;C05G3/60;C05G5/12 |
| 代理公司: | 重慶中之信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0213 | 代理人: | 袁媛 |
| 地址: | 443300 湖北***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低溫 環境 微生物 有機 復合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用于低溫環境的微生物有機復合肥,包括復合肥組分、有機質組分和微生物組分,所述復合肥組分包括氮素、磷素、鉀素和微量元素成分,所述微生物組分包括殺菌微生物和加熱微生物,本發明還提出了一種用于低溫環境的微生物有機復合肥的制備方法,包括復合肥組分制備、微生物組分制備、混合、造粒的步驟;本發明通過殺菌微生物和加熱微生物的配合使用,可以同時保證低溫環境下的有機質正常分解和殺菌微生物適當繁殖,從而既增加植物生長所需的營養物質、又保證了對有害病菌的抑制,雙重效果下極大的提升了植物在低溫環境下的生長速度和健康狀況。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微生物有機復合肥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用于低溫環境的微生物有機復合肥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化學肥料對現代農業的生產發展和保障人類糧食安全奠定了物質基礎,然而化肥的低利用率和由此帶來的高環境風險一直是困擾全球的重大問題。目前,由于全世界農業和化肥使用量的增長,對農藥和化肥的依賴日益增強,造成了有機肥使用不足、土壤養分比例失調、土壤板結、土壤質量下降、河流和地下水污染等一系列問題。要避免重蹈發達國家“先污染破壞,后治理”的覆轍,發展“可持續發展”新農業,就要減少農藥和化肥的使用量,尋找有效的替代品。
因此,世界各國都在積極探索提高肥料利用率、遏止環境污染的方法和途徑,最近20年則主要是通過改變養分釋放特性、改善肥料功能等來達到上述目的。一是通過肥料養分釋放模式改性,提高肥效,減少污染;二是通過有機無機肥料復合化,提高肥效,減少污染;三是通過發展配方肥與改善肥料功能,提高肥效,減少污染。尤其是對有機無機肥料復合化的研究與開發,已經成為當前的熱點。
微生物肥料具有肥效高、本身無毒、不污染環境而且成本低、可節約能源等特點,是化肥的最有效的替代品。合理開發和利用微生物肥料是我國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微生物肥料的核心是微生物和有機物,因此具有微生物的特性。微生物資源豐富,種類和功能繁多,可以開發成不同的功能,不同用途的肥料。而且微生物菌株可以經過人工選育并不斷純化、復壯以提高其活力,特別是隨著生物技術的進一步發展,通過基因工程的方法獲得所需要的菌株成為可能。微生物肥料中含有微生物的一些次生代謝產物,其中一些是作物的生長激素,可以在作物苗期刺激作物生長發育,在作物成熟期還可以提高作物的品質;還有一些則有防治病蟲害的功能。另外,從環境資源來看,微生物肥料具有資源再利用,無毒、無害、無污染、成本低的特點。
但是目前使用的微生物復合肥還存在一定的問題,因為大部分目前用于復合肥的微生物的適宜繁殖溫度都在15℃以上,因此在寒冷地帶或者冬季溫度較低時,肥料中微生物的生長繁殖速度很慢,如果需要此時施肥,則難以達到加入微生物的殺菌、刺激生長等所需要的效果,而實際上也存在一些在低溫條件下可以生長繁殖的有害病菌,因此需要中適合在低溫條件下使用的微生物肥料。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中所存在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用于低溫環境的微生物有機復合肥及其制備方法,其解決了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在寒冷地帶或者冬季溫度較低時,肥料中微生物的生長繁殖速度很慢,導致難以達到殺菌、刺激生長等效果的問題。
本發明提出了一種用于低溫環境的微生物有機復合肥,包括復合肥組分、有機質組分和微生物組分,所述復合肥組分包括氮素、磷素、鉀素和微量元素成分,所述微生物組分包括殺菌微生物和加熱微生物,其各原料的重量百分比如下:
氮素15-33%
磷素12-31%
鉀素16-38%
有機質17-28%;
其余為微生物組分。
進一步的,所述氮素的成分為尿素;所述磷素的成分為鈣鎂磷肥、磷酸一銨中任意一種或兩種的混合物;所述鉀素的成分為硫酸鉀。
進一步的,所述有機質為木屑、麩皮、秸稈中的一種或多種的混合物。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湖北莊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湖北莊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641009.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