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無線機車信號發碼器環線信號同步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640220.2 | 申請日: | 2020-12-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770386B | 公開(公告)日: | 2021-11-12 |
| 發明(設計)人: | 李帥;閆超 | 申請(專利權)人: | 哈爾濱市科佳通用機電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W56/00 | 分類號: | H04W56/00 |
| 代理公司: | 哈爾濱市陽光惠遠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23211 | 代理人: | 孫莉莉 |
| 地址: | 150060 黑龍江省*** | 國省代碼: | 黑龍江;2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無線 機車 信號 發碼器 環線 同步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無線機車信號發碼器環線信號同步方法,解決現有發碼棒能夠模擬環線,不方便攜帶以及發碼器方便攜帶,但無法構成環線,檢測效率低的問題。本發明包括以下步驟:分別建立無線機車信號遙控器與兩個無線機車信號發碼器的組網通信;將兩個發碼器放置于同一端的兩個機車信號接收線圈下部的鋼軌上;利用遙控器同時遙控兩個發碼器發送軌道電路信號;測量兩個發碼器之間的平均無線通信延時,根據無線通信延時對另一軌道電路信號進行相位校正,形成機車信號測試環線。該方法可以構成環線的無線機車信號發碼器,通過手持遙控端無線遙控發碼器,并保持兩個發碼器所發送軌道電路信號的相位同步,實現簡易機車信號測試環線。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機車信號設備檢測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無線機車信號發碼器環線信號同步方法。
背景技術
機車信號測試環線主要用來模擬軌道電路信號,檢測機車信號車載設備能否正常工作以保障行車安全。
目前,機車信號測試環線主要通過環線發碼箱在機務段環線上發送信號,檢測人員現場登車進行檢測。當機車所處位置鋼軌不具備軌道電路信號發送條件,且機車信號設備又需要檢測時,作業人員使用便攜式發碼器或者發碼棒進行機車信號設備功能的檢測,發碼棒能夠模擬環線,同時向兩個接收線圈發送信號,但體積較大,不便于攜帶,發碼器方便攜帶,但是目前的發碼器均無法構成環線,檢測效率較為低下。
發明內容
本發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決相關技術中的技術問題之一。
為此,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種無線機車信號發碼器環線信號同步方法,該方法可以方便快捷的構建機車信號測試環線。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實施例提出了無線機車信號發碼器環線信號同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步驟S1,構建環線;步驟S2,測量所述環線中兩個無線機車信號發碼器之間的平均無線通信延時,根據所述無線通信延時進行相位校正,實現環線信號同步。
本發明實施例的無線機車信號發碼器環線信號同步方法,通過將兩個發碼塊放置于同一端的兩個機車信號接收線圈下部的鋼軌上即可構建環線,不受時間和機車停車位置的限制,相比于發碼棒,發碼器體積小,易于攜帶,操作方便快捷;同時,檢測人員通過遙控端,無線遙控發碼塊發送軌道電路信號,并同時語音播報當前發碼的制式、燈色、上下行信息,輔助檢測人員完成測試,提高檢測效率。
另外,根據本發明上述實施例的無線機車信號發碼器環線信號同步方法還可以具有以下附加的技術特征:
進一步地,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中,測量所述平均無線通信延時的具體步驟為:將第一無線機車信號發碼器發送時間信號幀發送給第二無線機車信號發碼器,并開始計時;當所述第二無線機車信號發碼器接收到所述時間信號幀后,停止計時記為t1,同時立刻返回一個時間信號幀應答,開始計時,當所述第一無線機車信號發碼器收到所述時間信號幀應答后,停止計時記為t2,則所述第一無線機車信號發碼器與所述第二無線機車信號發碼器之間的平均無線通信延時td=(t1+t2)/2。
進一步地,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相位校正的具體步驟為:在所述第一無線機車信號發碼器處于相位零點位置時,給所述第二無線機車信號發碼器發送相位同步信號;當所述第二無線機車信號發碼器接收到相位同步信號后,根據所述平均無線通信延時和當前發碼頻率調整相位,并通過每個信號周期實時校正,使所述第一無線機車信號發碼器與所述第二無線機車信號發碼器始終保持相位同步。
進一步地,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步驟S1進一步包括:
步驟S101,分別建立無線機車信號遙控裝置與所述第一無線機車信號發碼器、所述第二無線機車信號發碼器之間的組網通信;
步驟S102,將所述第一無線機車信號發碼器和所述第二無線機車信號發碼器放置于同一端的兩個機車信號接收線圈下部的鋼軌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哈爾濱市科佳通用機電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哈爾濱市科佳通用機電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640220.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