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無線耳機異常檢測方法及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639671.4 | 申請日: | 2020-12-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822623B | 公開(公告)日: | 2022-11-18 |
| 發明(設計)人: | 鐘長玻;胡中驥 | 申請(專利權)人: | 佳禾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R29/00 | 分類號: | H04R29/00;H04R1/10 |
| 代理公司: | 東莞市華南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劉克寬 |
| 地址: | 523808 廣東省東莞市松***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無線耳機 異常 檢測 方法 結構 | ||
1.一種無線耳機異常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將多個不同的無線耳機放入下述步驟中運算來快速地檢測無線耳機的音頻性能并對音頻性能異常的位置進行定位以便調整:
步驟S1.對于每個無線耳機,外部檢測系統均經A至D的四個通道來與之通訊并傳輸設定音頻;
步驟S2.控制每個無線耳機播放A至D中每一個通道所傳輸的設定音頻,外部檢測系統采集每個無線耳機所播放的與A至D通道一一對應的音頻數據,并針對每個無線耳機的A至D通道各自繪制一條頻響曲線;
步驟S3.取部分無線耳機作為基準檢測耳機,對步驟S2中所繪制出的多條基準檢測耳機的頻響曲線中的任意一條,通過增加保證該頻響曲線不失真的設定值Z以作為頻響曲線的上限,增加保證頻響曲線不失真的設定值-Z以作為該頻響曲線的下限,根據該頻響曲線的上限和下限共同圍成該頻響曲線所對應的通道的音頻合格帶,再將各個音頻合格帶分為對應A至D通道四類,每一類的音頻合格帶做求均處理,以獲得對應對應A至D通道的四個標準音頻合格帶;
步驟S4.將其余無線耳機作為檢測耳機,對于每個檢測耳機,若其對應A至D通道的四條頻響曲線均在對應的標準音頻合格帶內,則確定其合格,若其中一條頻響曲線不在其對應的音頻合格帶內,則輸出該條頻響曲線及其所對應的通道。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無線耳機異常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S1中還包括控制部分無線耳機從無業務狀態切換至主動降噪模式的情況下,采集每個無線耳機所播放的主動降噪聲并各繪制一條頻響曲線,對各條頻響曲線中的任意一條通過增加設定值Z來作為該頻響曲線的上限,對該頻響曲線增加設定值-Z來作為該頻響曲線的上限,根據該頻響曲線的上限和下限共同圍成主動降噪模式的音頻合格帶,將其余無線耳機作為檢測耳機,對于每個檢測耳機,若在主動降噪模式的音頻合格帶內,則確定其合格,若其中一條頻響曲線不在其對應的音頻合格帶內,則輸出該條頻響曲線以及其所對應的通道。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無線耳機異常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A至D的四個通道依序對應:AAC通道、SBC通道、CVSD通道、mSBC通道。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無線耳機異常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S1具體為:
(1)連接AAC通道與無線耳機通訊并發送設定音頻,采集無線耳機所播放的音頻數據;
(2)斷開無線耳機AAC通道的連接,連接SBC通道與無線耳機通訊并發送設定音頻,采集無線耳機所播放音頻數據;
(3)斷開無線耳機SBC通道的連接,連接CVSD通道與無線耳機通訊并發送設定音頻,采集無線耳機所播放音頻數據;
(4)斷開無線耳機CVSD通道的連接,連接mSBC通道與無線耳機通訊并發送設定音頻,采集無線耳機所播放音頻數據。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無線耳機異常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對無線耳機所播放音頻數據進行掃頻處理。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無線耳機異常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將掃頻處理后的音頻數據繪制成頻響曲線。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無線耳機異常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設定值Z為+3dBm或-3dBm。
8.一種可實現權利要求1-7任一項所述的無線耳機異常檢測方法的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靜音箱、人工耳Ear1、人工耳Ear2、控制器、藍牙模塊、聲卡,聲卡、藍牙模塊、控制器設置在靜音箱的外部,控制器分別與人工耳Ear1、人工耳Ear2、藍牙模塊、聲卡電連接,將人工耳Ear1、人工耳Ear2分別固定在靜音箱中部的箱體中,人工耳Ear1與人工耳Ear2之間設置有可供無線耳機放置的間隙,且無線耳機的左耳對準人工耳Ear1的拾音孔,無線耳機的右耳對準人工耳Ear2的拾音孔,控制器通過藍牙模塊與無線耳機通訊,人工耳Ear1、人工耳Ear2分別通過BNC轉6.5mm接口與聲卡連接以將各自采集到的聲音信號通過聲卡傳輸到控制器中。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佳禾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佳禾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639671.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