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絕緣蓄光面料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639133.5 | 申請日: | 2020-12-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810261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4-11 |
| 發明(設計)人: | 熊原;劉淵民;余勝;余拓;王亞峰 | 申請(專利權)人: | 際華三五零九紡織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32B9/02 | 分類號: | B32B9/02;B32B9/04;B32B27/02;B32B27/28;B32B27/36;B32B27/12;B32B27/18;B32B5/08;D06M17/00;D01F6/92;D01F1/10;D01F6/78 |
| 代理公司: | 武漢智嘉聯合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2231 | 代理人: | 丁倩 |
| 地址: | 431616 湖北***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絕緣 面料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新型的絕緣蓄光面料,從內到外包括依次層疊設置的親膚層,絕緣層和蓄光層;親膚層為吸汗透氣的棉麻面料,絕緣層為聚酰亞胺纖維、滌綸纖維以及棉麻纖維制成的面料;蓄光層為由蓄光纖維編織的緯平針結構;蓄光層與絕緣層通過集圈交織工藝形成功能性雙層結構;絕緣層遠離蓄光層的一側表面固定連接有親膚層;蓄光層的遠離絕緣層的一側表面附著有反光膠層;蓄光纖維原料組成以及重量份數為:滌綸纖維15?25份、鍶鋁酸鹽8?10份、分散劑3?5份、改性劑5?7份、氧化鋁1?3份。本發明的另一方面還公開了一種新型的絕緣蓄光面料的制作方法,主要包括蓄光層的制備、絕緣層的制備、親膚層的制備以及反光膠層的制備。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面料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絕緣蓄光面料。
背景技術
隨著社會進步、時代發展,新型面料層出不窮,人們希望開發出更多貼近實際生活的新型面料,能解決工作生活中的一些難題。
例如在身處光線不足的地方時,人眼很難看清眼前事物,若是處于交
通行進的過程中又碰上昏暗的環境就很容易造成交通事故,嚴重時會危及?人們的生命安全。市面上常見的發光布料通常采用反光粉涂層材質,當光線直射時可以強烈地反射光線,但是此種面料不能自行發光,只能借助其他光源發光,使用條件有限。而普通面料雖然不導電,但是并不能將人體與外界過高的電壓隔絕進而起到保護的作用。此外,市面上常見的功能性
面料通常僅能實現一種特定的功效,如果使用者遇到了復雜的環境面料中?只有一種特定的功能就難以應對。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術不足,?提出一種絕緣蓄光面料,
解決現有技術中功能性面料不能自行發光起到警示作用且在處于高壓環境中絕緣性能不佳不能很好的保護人體的技術問題。
為達到上述技術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一方面提供一種絕緣
蓄光面料,從內到外包括依次層疊設置的親膚層,絕緣層和蓄光層;親膚層為吸汗透氣的棉麻面料,絕緣層為聚酰亞胺纖維、滌綸纖維以及棉麻纖維制成的面料;蓄光層為由蓄光纖維編織的緯平針結構;蓄光層與絕緣層通過集圈交織工藝形成功能性雙層結構;絕緣層遠離蓄光層的一側表面固
定連接有親膚層;蓄光層的遠離絕緣層的一側表面附著有反光膠層;?其中,蓄光纖維原料組成以及重量份數為:滌綸纖維?15-25?份、鍶鋁酸鹽?8-10?份、分散劑?3-5?份、改性劑?5-7?份、氧化鋁1-3?份。
本發明的另一方面還提供了絕緣蓄光面料的制備方法主要包括蓄光層的制備、絕緣層的制備、親膚層的制備以及反光膠層的制備。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包括:創新的將蓄光材料制成發光母粒在滌綸纖維的混紡階段加入其中,由于發光母粒是由長余輝發光材料球磨成細小顆粒制成的,可以發出特定強度與波長的光,在遠處可以起到警示作用;此外,蓄光層的外表面還增設了一層反光膠層,不僅可以在
一定程度上增強蓄光層的發光強度還可以在強直光線的照射下產生較為強?烈的反光效應。不僅如此,中間的絕緣層采用了近年來最具有發展前景的絕緣材料聚酰亞胺,將聚酰亞胺經過特定工序制成纖維再與滌綸絲混紡織成的絕緣面料不僅輕薄還可以有效阻絕高壓電與人體接觸,可以最大程度的保護人體,避免觸電事故的發生。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一種絕緣蓄光面料的工藝流程。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發明,并不用于限定本發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際華三五零九紡織有限公司,未經際華三五零九紡織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639133.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交互方法和耳機設備
- 下一篇:充電電路和電子設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