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跨進程通信方法、裝置、電子設備及存儲介質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636882.2 | 申請日: | 2020-12-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596931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4-07 |
| 發明(設計)人: | 李志強 | 申請(專利權)人: | 五八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9/54 | 分類號: | G06F9/54;H04L45/02;H04L45/745 |
| 代理公司: | 北京弘權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363 | 代理人: | 郭放;許偉群 |
| 地址: | 300450 天津市濱海新區經濟技術開***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跨進 通信 方法 裝置 電子設備 存儲 介質 | ||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跨進程通信方法、裝置、電子設備及存儲介質,其中,在跨進程通信方法中,內容提供者接收需求進程發送的調用請求,并向管理器發送所述目標進程的方法特征,以使所述管理器根據所述目標進程的方法特征確定目標操作入口,接收所述管理器反饋的所述目標操作入口,這樣就可以通過所述目標進程的操作入口調用所述目標進程的方法內容,以實現所述需求進程與所述目標進程之間的跨進程通信。可見,本實施例僅需要需求進程與管理器之間的一次IPC,就可以完成對目標進程的調用,跨進程通信效率更高。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應用程序開發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跨進程通信方法、裝置、電子設備及存儲介質。
背景技術
跨進程通信(Inter-Process?Communication,IPC)是指至少兩個進程之間傳送數據或信號的技術或方法,為了完善應用程序的性能,在很多情況下需要調用遠程服務,遠程服務與調用者分別運行在不同的進程,此時,調用者對遠程服務的調用過程就是跨進程通信,例如多個應用程序共享同一個后臺服務(遠程服務),即一個遠程服務與多個應用程序進行跨進程通信。
為了實現遠程服務與應用程序進行跨進程通信,需要使用接口定義語言(AndroidInterface?Definition?Language,AIDL),使用AIDL實現跨進程通信的過程中,需要在客戶端和服務器之間建立一個管理器,通常這個管理器也運行在一個獨立的進程下,該進程與客戶端和服務器的進程均不同,客戶端與服務器之間的通信需要通過這個管理器來轉發,即客戶端與服務器之間的跨進程通信包括客戶端與管理器之間的通信以及管理器與服務器之間的通信,上述每個通信過程都是一次IPC,可見,客戶端與服務器之間的跨進程通信至少需要經歷兩次IPC,通信效率較低。
發明內容
本申請提供了一種跨進程通信方法、裝置、電子設備及存儲介質,以提高跨進程通信的效率。
第一方面,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跨進程通信方法,應用于內容提供者,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需求進程發送的調用請求,所述調用請求包括所述需求進程所要調用的目標進程的方法特征,所述方法特征用于標識進程的方法內容,所述方法內容是指用于實現進程相應功能的邏輯;
向管理器發送所述目標進程的方法特征,以使所述管理器根據所述目標進程的方法特征確定目標操作入口,所述管理器用于管理每個進程的路由信息,所述路由信息包括進程的方法特征與操作入口的對應關系,所述操作入口是指用于調用進程的方法內容的入口;
接收所述管理器反饋的所述目標操作入口;
通過所述目標進程的操作入口調用所述目標進程的方法內容,以實現所述需求進程與所述目標進程之間的跨進程通信。
在本發明實施例第一方面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在所述接收需求進程發送的調用請求之前還包括:
接收所述需求進程發送的內容信息,所述內容信息包括所述需求進程的方法內容;
封裝所述需求進程的方法內容,得到所述需求進程的注冊信息,所述注冊信息包括所述需求進程的方法特征和操作接口;
向所述管理器發送所述需求進程的注冊信息,以使所述管理器存儲所述需求進程的方法特征和操作接口。
第二方面,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跨進程通信方法,應用于管理器,所述管理器用于管理每個進程的路由信息,所述路由信息包括進程的方法特征與操作入口的對應關系,所述操作入口是指用于調用進程的方法內容的入口,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內容提供者發送的調用請求,所述內容提供者用于轉發需求進程的數據,所述調用請求包括所述需求進程所要調用的目標進程的方法特征,所述方法特征用于標識進程的方法內容,所述方法內容是指用于實現進程相應功能的邏輯;
根據所述目標進程的方法特征,確定目標操作入口;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五八有限公司,未經五八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636882.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