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心尖植入二尖瓣夾合裝置及心尖植入二尖瓣夾合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636730.2 | 申請日: | 2020-12-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587284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4-02 |
| 發明(設計)人: | 戴宇峰;潘炳躍;王智杰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竑宇醫療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F2/24 | 分類號: | A61F2/24 |
| 代理公司: | 上海容慧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1287 | 代理人: | 于曉菁 |
| 地址: | 201109 上海市***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心尖 植入 二尖瓣夾合 裝置 方法 | ||
1.一種心尖植入二尖瓣夾合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連接件,所述上連接件包括由遠端至近端依次設置的密封端件和中心編網,所述中心編網內部設有貫穿的穿桿腔,所述密封端件近端設有用于與推送桿可拆卸連接的上連接機構;
內框網,所述內框網固定在所述中心編網的近側,且內框網與中心編網下端連接形成一體結構,所述內框網表面呈平面,且內框網中部設有與所述穿桿腔匹配的第一開口;
外框網,所述外框網呈弧形包裹在所述內框網外側,且外框網外緣與內框網外緣連接為一體,所述外框網中部設有套環,所述套環內設有與所述穿桿腔匹配的第二開口,所述套環外環面設有用于與鞘管內壁連接保持位置的下連接機構;
彈性夾,所述彈性夾安裝在所述內框網表面用于夾持尖瓣,且彈性夾初始狀態為閉合狀態;
開夾機構,所述開夾機構用于控制所述彈性夾張開捕獲尖瓣;
其中,所述外框網為記憶彈性材料編網,所述外框網的初始記憶狀態為朝遠端收攏包裹所述內框網和彈性夾,介入鞘管時所述外框網與所述內框網間呈160度至180度角。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心尖植入二尖瓣夾合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夾包括下夾和上夾,所述下夾和上夾配合形成初始狀態為閉合狀態的彈性夾,所述上夾的夾合面設有倒齒,所述下夾安裝在所述內框網表面,所述開夾機構包括與所述上夾連接的拉線,且開夾機構控制所述彈性夾打開形成用于捕捉尖瓣的L型結構。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心尖植入二尖瓣夾合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開夾機構還包括對稱設置在所述密封端件兩側的穿線環,所述拉線穿過所述穿線環進入所述密封端件內,并穿過密封端件進入所述穿桿腔。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心尖植入二尖瓣夾合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內框網上設有與所述下夾匹配的導軌,所述導軌由所述第一開口朝外側延伸設置,所述下夾安裝在所述導軌上,且沿導軌滑動設置。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心尖植入二尖瓣夾合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內框網上對稱設有一對所述彈性夾。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心尖植入二尖瓣夾合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連接機構為設置在所述密封端件近端用于與推送桿端部連接的螺紋結構。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心尖植入二尖瓣夾合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連接機構為設置對稱設置在所述套環外環面的凸起。
8.根據權利要求1至7任一所述的心尖植入二尖瓣夾合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網為鎳鈦合金編網或形狀記憶高分子材料編網;所述彈性夾為鎳鈦合金彈性夾,且彈性夾周面包裹有PET覆膜或PTFE覆膜。
9.一種如權利要求1至8任一所述的心尖植入二尖瓣夾合裝置的心尖植入二尖瓣夾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S1、將推送桿由套環中部插入穿桿腔內,并通過上連接機構與密封端件固定;
S2、推進推送桿控制套環朝遠離密封端件方向移動,帶動外框網和內框網變形,直至外框網和內框網之間形成160度至180度角,之后壓縮介入鞘管內,下連接機構與鞘管內壁連接保持狀態;
S3、開始介入鞘管,介入到位后,緩慢收縮撤回推送桿,外框網在記憶復位作用下逐漸朝密封端件方向展開,帶動套環朝遠端移動以及內框網朝密封端件方向翻轉,外框網和內框網之間通過形狀記憶效應發生相應形變,直至內框網處于與鞘管軸向形成90度到120度的平臺位置時,通過開夾機構打開彈性夾,準備進行尖瓣捕獲;
S4、將彈性夾對準尖瓣位置,彈性夾逐漸夾持捕獲尖瓣,繼續回撤推送桿,帶動外框網在形狀記憶效應作用下繼續朝遠端收攏直至回到初始記憶狀態包裹內框網和彈性夾,最后拆卸推送桿,撤回鞘管。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竑宇醫療科技有限公司,未經上海竑宇醫療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636730.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